童小安、童小玉却和妈妈的想法相反,特别希望看见尤家的人,在二婶家受了半年的苦,使他们特别想念尤家的人,就是曾经骂过他们打过他们的尤得富,都被兄妹俩常常提起。
和二婶打他们那个狠比起来,尤得富那个根本就不叫打,充其量只能算吓唬吓唬他们而已。
而且在尤家吃饭从来没有人亏待过他们,比起在童家,二婶吃面,他们兄妹俩抢面汤喝的生活来说,尤家真的是天堂!
但是没有看到尤家的人,兄妹俩很失望。
到了郑家,郑美莲想,要想别人对自己和孩子好,自己就得先对别人好,于是看见于老爷子的时候,她笑盈盈地喊了一声:“爸!”
又叫两个孩子:“快叫爷爷。”
两个孩子乖巧地叫了,看见于明浩的大哥,她也叫了大哥,教孩子们喊大伯,又教孩子把于明浩的弟弟叫幺爸。孩子们都叫了。
看不出来一家人有什么表情,总之有些淡淡的,郑美莲也不敢指望别人兴高彩烈地欢迎自己,没有把她们赶出来,她觉得已经很幸运了。
于老爷子手一指:“你们住那间屋。”
郑美莲进去看了看,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只有一张床,床头有一个装粮食的柜子,屋的一角有一堆土豆,其外便空空如也了。
房子是最古老的桩板房子,就是把大树锯成一米长一截一截的,再锯成拇指厚的板子,一块连一块地钉在一起,拼成了四四方方的一间屋,上面盖上瓦。
那时候c县都是这种房子,夏天凉爽,冬天却很冷,人们收了玉米后,把玉米杆打成捆,围着房子四周,能抵挡寒风的侵袭,这样稍微要暖和一些。
于家这样的房子也只有三间,老大结婚后,左边那间分给了老大,中间那间屋称为堂屋,也有一张床,以前是老爷子住,老三住右面这间,如果于明浩回来,就和老三睡一张床,现在郑美莲她们来了,老三就搬去和老爷子一起住,把右面这间让给了她们。
住的问题解决了,吃又成了问题。
于明浩是国家干部,没有土地,郑美莲三娘母的土地还在尤家,也就是说,现在郑家只有郑老太爷和老三两个人的土地,却增加了她们三张嘴,粮食一下子紧张起来了,明显不够吃,如果是在郑美莲的娘家,她的母亲只怕早就把她们赶走了。
于家的人虽然没有赶她们走,但不够吃却是事实,于老三是大小伙子,饭量自然大,童小安、童小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饭量也不小,更不能让老太爷挨饿,为了让一家人能勉强吃饱一点,郑美莲真是绞尽了脑汁。
每天干完活回家的时候,她一边走一边和孩子们扯野菜,c县能吃的野菜很多,黄花菜、野山药、脚板芍、折儿根、蕨苔、川芎、洋菏
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拾到几朵野菌,c县的树林和野草十分茂盛,有很多的小鸟,有时在路边的草丛里能拾到几个鸟蛋,那是两个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