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砚残雨写心愁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至政和七年(1117年)的十年间,尽管夫妻二人幽居乡野、安静度日,但赵明诚依旧时常出游,遍访名山古迹,集纳金石资料。他曾四游青州城南的仰天山、三访济南灵岩寺、一登东岳泰山,或题名、或拓片,获取了大量的碑文资料。经过多年的亲访广集,在李清照的帮助下,耗费了他半生心血的金石录终告杀青。

    在这一时期,尽管夫妻之间只出现过暂离小别,但李清照还是借“七夕”之题而尽情发挥,填过一首行香子。这首词,既包含着自己的思情和幽凄,也更多地借咏牵牛织女之事抒发了人间的离愁别恨: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鸣蛩”亦称吟蛩,即蟋蟀。在古诗词里,经常借用“蛩声”喻指秋夜的宁谧与寂寥。“梧桐叶落”、“梧桐细雨”等则常借喻秋日的凄清与感伤。“云阶月地”概指瑶台天阶、蟾宫星河。“关锁”即关隘。“槎”乃竹木制作的渡筏。

    草间虫鸣,惊落梧桐黄叶。在这般岑寂落寞之时,人间与天上都是愁绪萦怀、柔肠千转。天宫云阶,也是万水千山、关隘重重。即使在烟波浩渺的银河里乘槎往返,也难以与牛郎织女相逢。纵有天河鹊桥,一年分别才换得一夕相聚,这样的离愁别恨,何时方能了却啊。想来牛郎织女也是聚少离多,这样的天气,时晴时雨时而风。此时此刻,双星隐没,牛郎织女也正处在分离之中吧。

    在这首词中,词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而产生诸多的联想和遐思,想象丰富而奇瑰,比喻恰切而生动。起拍两句,突出了秋夜的静寂与寥落。所谓静寂,可为造境之语,而寥落与凄恻,则是词人的心情。虫鸣惊落叶,落叶惊人心。仅此两句,就已经营造出凄寒悲寥之氛围,为下一句的“愁浓”进行了铺陈。“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极言“相见难”歇拍三句,又言“难相逢”关山重重,艰难险阻,使得天上人间的有情人皆难以谋面、难以团聚。下片结尾三句,使用“甚”字总领,暗喻了人间的世事难料、人心叵测、命运多蹇,发出了平生遭际实堪伤,爱恨情仇于一怀的感喟与悲叹。

    大约在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末,朝廷重新启用赵明诚,出任莱州知州,其后又出牧淄州(二州均在山东境内,济南、章丘附近)。在赵明诚奔波于仕途的年月里,李清照独自生活在青州老家。这一时期,她在闺情词的创作方面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把一腔柔情蜜意、缠绵悱恻、闺怨愁思、心绪感伤淋漓无遗地流泻于毫端,同时也使她秀逸清雅、婉曲蕴藉的词风更趋工丽而圆润。如她的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春夜独酌,拥醉而眠。浓郁的梅香熏染睡意,扰断了思乡幽梦。人醒时分,这才发现:妆未卸、梅枝残。绰约灯影里,默然无语、空对烛花;寂寥西窗外,弯月一痕、缓缓西移;低垂的帘幕,包裹着一围浓浓的愁思。百无聊赖之际,抚弄残梅,捻碎余香,但此情依旧难却难了。

    这首词的首起两句,描画了词人抱醉而卧的孤独凄苦之状,令人唏嘘眼热之余,顿起怜香惜玉之情。接下来的两句,不言酒消、人醒、梦断,倒埋怨梅香熏破了好梦,使得自己睡意全无、思乡梦断。“熏破”二字格外新奇、极为传神、耐人玩味。下片首起三句,侧重烘托出幽寂的环境和凄凉的心境。结尾连用排句,别出机杼。叠字三句,从静态到动态,将词人的心理情态转换为行为状态,过渡自然、可谓巧致。这首词,自始而终一直贯穿着词人含蓄而曲折的心理变化:因愁思而独酌,因沉醉而孤眠,因春睡而梦远,因归乡而欢愉,因熏破而不成,因不成而气愤,因怨恨而挼捻,而且幽怨难解、愁心更苦。情节发展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不能不为之叫绝矣!李清照还有一首盛赞桂花的摊破浣溪沙,将“熏破”换为“熏透”更进一步地烘托出三秋桂子的浓郁之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金光灿灿,细柔精雅;绿叶如玉,层层掩映。宁静淡泊、风流清高的神态,一如西晋名士乐广,风骨秀逸、卓尔不凡。重重叠叠的梅蕊,簇拥繁多,未免有些流俗,而心有千千结的丁香,只留下一怀悲心苦情。微风徐来、幽香暗送、熏透好梦。正是如梦似幻、两情依依的时候,无情的花香啊,夜半惊梦!

    “彦辅”名乐广,晋代名士,西晋南阳淯阳人。乐广见识高远、清心寡欲、与世无争、风骨秀雅。在这首词中,李清照以精工细描、形象传神的笔法,把随处可见、貌不惊人的桂花描摹得金光灿灿、熠熠生辉。首起两句,将轻轻柔柔、小小巧巧的桂花比喻为揉碎的点点黄金,把层层叠叠、青翠欲滴的绿叶比喻为天工巧夺、碧玉妆成。黄金与碧玉相衬,珍贵与美丽并在。“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两句,以花拟人、灵气斐然,两相比较、形神兼具。“太鲜明”一句,貌似美中不足、稍有缺憾,实则抒发了词人发自肺腑的喜爱和由衷的赞叹。“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当为抑扬反衬之手法,以“梅蕊重重”反衬桂花的恬静疏淡,以“丁香千结”反衬桂花的甜润轻盈。“熏透愁人千里梦”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桂香之馥郁。结句“却无情”与上片歇拍的“太鲜明”前呼后应、回环圆通,当是以嗔为喜、似责实颂。桂花的这种不事张扬、平和内敛、柔美可人、香远益清之品性,与词人李清照之性情何其相似乃尔!

    在她的蝶恋花一词中,李清照真挚大胆又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绪: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暖雨晴风,艳阳高照,泥融沙暖。窗外的柳眼梅腮,一如帘内人的花容月貌,何其姣美,何其润泽。当此之时,春心和芳心都在暗暗萌动。可是,寂寞独处、无人相伴,一怀踏春兴致、酒意诗情向谁倾诉?晶莹的粉泪在腮边流淌,轻盈的花钿也感到沉重。即便身着金缕缝制、锦绣华贵的夹衫,也只能百无聊赖地斜倚在山枕上,任由流光溢彩的钗头凤被无奈地枕损。灯花晶灿,如今与谁共剪?拥愁难眠、孤枕难眠、清冷难眠啊。夜阑更深之时,也只有轻剪烛花来消磨这良辰美景了。

    这首蝶恋花,就其题材而言,依然是春闺幽怨、怀人思远,古代的诗人词家们竞相择取、反复咏之;名篇佳作、俯拾即是,但李清照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因而显得新颖奇巧、不落旧巢。这首词中的“柳眼梅腮”一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