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砚残雨写心愁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抒写了悲戚离情,而且还写得那般难割难舍、情真意切,似乎有些茫然失措,不知何去何从,内心潜藏着一种落寞惆怅、空虚酸楚的感觉。据传,赵明诚在出守莱州期间,身边已经蓄养了歌伎舞女、侍儿姬妾了,尽管对于当时的封建官僚士大夫阶层而言,不过是附庸风雅的寻常之举,人皆为之,司空见惯,但对于挚爱钟情、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而言,一丝一毫的冷落都会使她倍感怅然与凄惶。此时此刻,她是否怀有“近乡情更怯”的心绪,我们不得而知;她是否在“足将进而趑趄”“王顾左右而言他”我们更是不得而知了。不过蓄养姬妾、携妓冶游、醉卧秦楼之类的风流韵事,苏轼之辈尚可为之,赵明诚也应在所难免了。而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的几句话,不仅没有达到为赵明诚申辩、开脱之目的,反倒被有些学者斥为欲盖弥彰了。李清照记述赵明诚临终前如是说:“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分香卖履”之典,出自曹操的遗令:“余香可分为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组履卖也。”这是曹操弥留之际将身后的资财分赠与诸位侍妾,并对以后的生活予以安排和叮嘱。李清照引用此典,本欲表明夫妻二人感情专注、至死不移,声言赵明诚临终之时并没有其他女人令他念念不忘、牵肠挂肚,但还是被人疑为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李清照初到莱州时,敏感地发现居室内并无赵明诚日常喜好之物,既缺少典籍书画的墨香,也缺少钟鼎彝器的雅韵,窃以为赵明诚不攻专业、心有旁骛、移情别恋,故而提笔赋诗,其中不乏龃龉、讥讽和牢骚之意。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云:)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生平何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虚室生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平生何至此”两句,言说赵明诚的居室简直是陋室空堂,没有经史典籍可资研读,也没有书画古玩可供品赏,几乎到了汉末袁术(字公路)所处的困顿潦倒、山穷水尽之境地。“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两句,使用了成语“青州从事”和俗语“孔方兄”“青州从事”乃喜好饮酒的代指,而“孔方兄”则是金钱的戏称。这两句借指赵明诚终日沉湎于酒色,热衷于和美酒金钱打交道,不务正业、玩物丧志。“作诗谢绝聊闭门,虚室生香有佳思”两句,则表明了自己的志趣和向往,何惜闭门谢客、吟诗填词,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波逐流。虚室生香的氛围里,自有佳思妙想、绝美诗词。而“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两句,则更多地含有牢骚怨恨、愁苦悲凉了。李清照竟然把自己心有灵犀的至交,冠之以“子虚乌有先生”可见原有的偶像与钟情已经渐趋淡远了。是不是正像有人所臆断的:“既然‘子不我思’,那么,我就与‘乌有先生子虚子’为伍算了”?再者,我们从李清照偶成一诗的字里行间,也可以感知到她在这一时期的心理潜变和情绪波动,一种怀旧、凄婉、失意、幽怨的复杂情愫隐约可见: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昔时。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一月,金兵灭辽之后,旋即兵分两路,挥师南下,开始了大规模的侵宋战争。金人所到之处,兵燹四起、战祸频仍,他们攻城略地、滥杀无辜,使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延续了一百六十多年的炎宋基业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穷途末路的境地,而锦绣一般的中原大地也正经受着异族铁蹄的肆意践踏与疯狂蹂躏。最终,他们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年末,攻陷宋都汴梁城。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生俘徽钦二帝。这个先败于辽,后败于金,终亡于元的多灾多难的王朝,已是天数将尽、在劫难逃了。随之,梦华之都灰飞烟灭,奇珍异宝洗劫一空,金枝玉叶零落成泥,徽钦二帝蒙尘北狩,煌煌大宋痛失千里沃野、半壁河山。同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承祧、改元建炎、延续大统。建炎元年由是而始,南渡逃亡由是而始,李清照的国破家毁、颠沛流离、悲惨命运亦由是而始!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当时出牧淄州的赵明诚闻听金兵进犯京师,顿时惊惶无措、四顾茫然,不知道如何处置夫妻二人多年来刻意搜求、重金相购、视若奇珍的古董文物,认为自己半生苦心经营的“金石王国”也将随之而易手。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赵明诚因奔母丧而匆匆南下金陵(今江苏南京),随后移任江宁知府。与此同时,李清照只身返回青州老家,逐一整理“归来堂”中的金石典籍,拟与赵明诚在江南重逢。除去无法携带的典籍里面的重大印本、书画里面的重复多幅、古器里面的无款识者,李清照几经取舍、精挑细选,最后还是装满了十五车。继而,她引车至东海,又连舻渡淮,再涉长江,终至建康(今江苏南京),而暂寄于青州老家、装满十余间房屋的金石典籍、名贵文物,则在金兵攻陷青州的时候被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