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砚残雨写心愁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首词的首起两个仄韵,建构了两个时空概念。其一:外部时空:“归鸿声断残云碧”这是一个阔远而宏大的空间。“归鸿声断”则说明时间是深秋或者是冬天,而归鸿,又常常是羁旅思乡与深闺怀人的意象,给人一种他乡飘零的寂寞和思归心切的感觉。“残云碧”重在描述残照依稀、暮色四合的天空景象,同时又是视觉留下的印象,对应着“归鸿声断”的听觉描写。寥寥七个字,就已经用声音与色彩勾画出了一个寒冷凄清、暮色苍茫、怅然若失的情境。其二:内部时空:“背窗雪落炉烟直”这是一个逼仄而狭小的空间。“雪落”与“炉烟直”雪花,在徐徐而下;青烟,在冉冉上升,上下飘移,颇具动感,而著一“直”字,则又暗含徐缓轻盈、清静宁谧,以动态烘衬静态,给人一种独处一室、无依无靠、凄冷默然的感觉。上片的两个平韵,是词人的自我描摹:“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在烛光的映衬下,凤钗,依旧明灿;人胜,仍然轻灵。尽管“烛底凤钗明”却斯人已逝、无人相看;尽管“钗头人胜轻”却心思沉重、悲愁萦怀。这两句,其实是物象和心情的反衬比照。虽然从字面上看不出词人的思想情态,而内心深处却是另一番的孤苦与消沉。下片的两个仄韵,以时间为主线,依次穿连了日暮(角声)、寒夜(漏声)、拂晓(曙色),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了词人孤苦冷清、竟夜未眠。使用“催”与“回”两个字,则表达了光阴如逝、岁月无情、青春不再、催人老去的由衷慨叹。下片的两个平韵,则描写了词人神倦意懒、身心憔悴、无心赏花的心境。既然晨曦初照、阳光明丽、春意正好,又为何“春意看花难”呢?其实答案已经给出,就在结句:“西风留旧寒”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还是不去吧。仔细品读,这种“寒”并非西风留下的余寒,应该是词人心头的寒冷。

    这一含思婉转、欲说还休的情绪,在她的好事近一词里,也有同样的体现: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伤怀易感之人,大多是见落花而伤情、临秋风而洒泪,而这首词的首韵两句并非词人向红而泣、葬花而悲,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以往经验、敏感知觉和主观想象所设定的情境:“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定”而臆测到帘外“落花深”、“拥红堆雪”的情状。可见词人的感觉是敏锐的,经验是丰富的,想象是合理的。“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糜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暮春时节,风雨摧花;海棠铺绣,胭红脂白。词人无需卷帘,即能感受到窗外的晴风暖雨、花开花落,这是为次韵两句作以铺垫并埋下伏笔的。首起二句,与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落花知多少”同出机杼、不分伯仲。

    词人能凭直觉就知道“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完全是因为“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在她的记忆深处“海棠”的花开花落总是与“伤春”联系在一起的。往昔,每当海棠花飘零的时候,她常常感伤韶光易逝、花季苦短,常常感伤空闺独守、孤寂难耐,也常常感伤夫妻不能竟日相守、耳鬓厮磨而今,这种感伤又在心头萌动,想必又到了“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的时候了吧。如若仔细品味,你会感到因果环环相扣、词脉十分清晰。

    上片重在由景生情,为花而叹,抒发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春情绪。而下片首韵两句“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则由对“帘外”情景的虚写,转到对“眼前”情景的实写:酒阑歌罢、金樽已空、一苗油灯、忽明忽暗。词人选取了“酒阑”、“歌罢”、“空尊”、“青缸”四种意象和物象,渲染出一种酒阑人散、歌罢楼空、灯光暗淡、寂寞袭人的氛围。此时此刻,她又回想起执手相看、红袖添香、笙歌院落、灯火楼台的温馨而热闹的往日了。两相对比,岂不让词人倍感冷落与孤寂吗?

    煞拍“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则是说白天因落花而伤感,令人不禁扼腕唏嘘;夜间欲借酒来浇愁,而愁丝绵绵不绝,本想在梦中求得一丝温暖、一丝慰藉,而窗外,又传来啼鴂的哀鸣。看来这个夜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啊!

    “啼鴂”即杜鹃鸟,又称为杜宇、子规等。相传战国时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于臣下,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日夜悲鸣,啼声凄切,泪尽而流血,不忍耳闻,终而啼血魂断,血染杜鹃花。李商隐有诗曰:“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居易有诗曰:“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白有诗曰:“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文天祥有诗曰:“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也有人说,杜鹃鸟的啼声听起来很像四个字:不—如—归—去!故而,杜鹃声声,啼血而鸣,不如归去啊。天涯游子、羁旅离人,每每听到杜鹃的叫声,都会顿起思乡、思归、思人的急切情绪,彼时彼地的李清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联想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更一声啼鴂”的深层含义了。

    在这个时期,李清照的孤雁儿一词,把咏梅和悼亡紧密结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更加孤寂与凄楚: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