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之前老秦头提到粮食之时朱元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应的原因。
在这乱世之中,只要有了粮食,就拥有了人心,地盘,军队,甚至财富。
如果粮食断了,短时间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时间长了,谁能保证吃不饱饭的军队会不会造反?又有谁能保证,那些自己都吃不饱饭兵士会为他们的头领卖命的?
“将军别急,如果将军信得过我,可带一百军士先行随我回应天,那里的城隍庙中我藏有一千多担粮食,虽然不多,却也能解将军的燃眉之急。”老秦头说完,朱元璋原本笑得合不拢的嘴有些呆滞了,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而后再三回想,确认老秦头说的是一千担粮食,而不是其他的。
一千多担粮食虽然也不少了,可是自己如今也有一万多人的军队,这点粮**打细算的话也就够一个月吃的,这些还不算分给老百姓的那份,原本以为让他头疼了很久的事情能够解决了,结果却是这样。
朱元璋心里这样想着,脸上却不露声色,依旧挂着笑容,热情却有所减少。
老秦头看穿了他心中的想法,却也不点破。
另外,老秦头想起说这句话是城隍爷似乎嘀咕什么,从他的脸色来看,似乎有些为难。
不过认真说来,张一仙交代这些给老秦头的时候,心中还真有些为难,但是一想到自己刚差点被雷劈起,心中原本不打算干扰历史的心又再次浪了起来。
这一次他不仅要做一些大事,更要将一些话提前告知朱元璋。
在历史上,朱元璋也是差不多在这个时候遇见了一位贤士朱升。
朱元璋佩服他的学识,眼界,以及人生阅历,才开口求教,更是舍得下脸皮,毕恭毕敬。
朱升也不含糊,将自己几十年来对整个历史大观的感悟和分析总结成了九个字。
就是“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句后世人人皆知的话。
而且朱元璋能成为与大汉帝国先祖刘邦一样,从真正的祖宗三辈是贫民的历史变成一个辉煌帝国的开创者,这句话的作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朱元璋这个人别看他长相憨厚,却有些女人一般心细的感知。
再加上一个十分懂得人情世故的马皇后,能为他卖命的人还真不少。
“将军不必着急,这些粮食足够一月之用,而且一月之后,我家先生也肯定能回来,他定会有办法解决的,如果将军见了我家先生,一定会懂的。”
朱元璋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老秦头在提及自家先生的时候,眼中有些盲目的敬畏和自信。
他不知道老秦头从哪里来的这种近乎信仰的信心。
“也好,咱这就派人跟着老丈回去。”朱元璋又是一跪,反正礼多人不怪。
这是他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时候学到的,如果那样的环境他不知变通,懂人情世故,他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早就饿死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