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去局长办公室报道,所以赵刚就问袁年军:“袁科,我们局有几个局领导,几个科室,组织架构是什么样的啊。”
袁年军听到赵刚询问,也有心给赵刚多普及一下基础知识,说道:“我们局有一个局长,一个常务副局长,两个副局长,职能部门有局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业务科、后勤科,还有劳动监察大队,在个别乡镇上还有劳动保障事务所。”(以前的劳动局和人事局还没有合并,劳动局那个时候还只负责劳动保障、就业培训、争议处理这一块,偶尔会配合人事局归档一些人员的档案)
袁年军停了一下,用手遮了遮外面的太阳又说道:“之前我们科的副科长就调到一个乡镇劳动所当所长了,你现在用的饭卡就是他留下的。这次我带你去马平局长办公室报个到就行,其他的领导等以后有机会见面了再介绍。
袁年军说只要专门和局长报道就可以,那自然赵刚也不打算去其他地方拜山头。袁年军工作十几年了,做一些决定自然有他的打算,或者认为没必要,或者觉得小题大做。
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理解上级领导的决定,甚至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心里会指责上级领导的昏庸。其实从事物的正常发展规律来看,其实是站的高,看得远。领导站的那个位置比我们要高,能接受到很多我们并不知道的信息,在那个基础上,他才会做出一些决定。而我们因为没有上级领导的社会资源,不一定全盘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时候做出的决定是只注重眼下的,可以说是短视的。也许事情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当时上级领导做出一些决定的前瞻性,或者等我们自己也上升到领导那个位置,回想起从前的故事,才能品出一些味道。
同样的道理,这个规律在家庭里、在社会的其他职场上,也有一定的相通性。当然,并不是说上级领导不会犯错误,但我们能认识到问题,上级领导或者长辈,一般情况下心里也是有数的。
赵刚跟着袁年军上了三号楼四层,四层是局领导办公室,相比较人事科、财务科等部门的第三层的,四层显得安静很多,虽然也不断有人来回走动,但每个人都下意识的放轻了脚步。
袁年军走到楼层中间一个房间,房间的门是闭着的,袁年军先在门口轻轻敲了下门,然后在门口静静的等着,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回复,才轻轻扭动门把,带着赵刚进去。
赵刚进了办公室,就觉得一片敞亮,这个局长办公室大约光眼前的就有40平米,门的右边,是一张大大的红木办公桌,桌上有台电脑,还摆满一些文件,后面有一长排玻璃书柜,书柜旁边有一个五星红旗摆饰,靠墙的位置摆着两盆高高的发财树,门左手边是一个大的会客沙发和一个茶几。办公桌上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中年男子正在聚精会神的写材料。看到袁年军和赵刚进来,只是对袁年军点点头,说了一声“坐”,又继续低下头写材料。
在业务科里说一不二的袁年军老老实实坐到局长办公桌前,那里有一张专门给人汇报的椅子,赵刚跟着站在袁年军旁边。
赵刚进门时就觉得这个马平局长有点眼熟,但不敢多看,现在局长低头写材料,赵刚稍微用余光多瞟了几次,回想起来,原来这个人就是早上在办事大厅前注视赵刚排队的那个人。
“原来他是我们局的局长,难怪很多人都给他打招呼。”赵刚心里暗暗的想着。
等过了几分钟,马平局长才写完材料,然后抬起头,看了看袁年军和赵刚,问道:“什么事,年军。”
袁年军很稳重的直到马平问完这句话,才回答道:“马局,这是我们局新进的大学生,叫赵刚。廖科长把他分到我们科,今天是他第一天上班,请您还有什么新的指示?”
赵刚听完袁年军说完,也稍微迈的靠近办公桌一点,挺直腰杆,声音洪亮稳重自我介绍:“马局您好,我是小赵,请您多批评。”
这样的介绍是赵刚路上想好的,因为马平和袁年军不同,他是脚下这块地盘真正的头。在这个劳动局内,所有的工作人员,不管是在编的、合同工、临时工都隶属他的管理。所以这个介绍不能太长,一是因为太长没有重点,第二就是不能说太多的客气话,并不适合自己这个刚毕业的身份;但也不能干巴巴的说“马局您好,我是小赵”。赵刚想了半天,加一句“请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