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结交卫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蔡邕将顾雍交出,任由卫家处置。但是,顾雍事先得到风声,远遁到了扬州,隐姓埋名,蔡邕遍寻顾雍不到,觉得愧对卫家,便辞官前去扬州寻找顾雍。

    没想到这一去便是数年,直到董卓进京的时候,蔡邕才再次回到洛阳。在这数年之中,蔡邕虽然没有找到顾雍,却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至少发现了焦尾琴。顾雍呢,一直躲在深山不出,直到后来蔡邕病死,卫家衰败,顾雍才敢抛头露面,投靠了江东孙策,而这件事情便成了一段秘闻,正史没有记载。

    古时候的人大多是有恩必报的,对于杨奉为卫贤延寿的这份恩情,河东卫家一直没敢忘记,一直牢记在心。现在杨奉生产出了新纸,河东卫家自然成为了杨奉这种新纸的最大的销售商。

    卫仲道此时身体过于虚弱,没办法来到汉中,但是卫仲道的大哥卫兹曾亲自来到汉中进货,并且代表卫家当面表达了对杨奉的谢意。杨奉更没有想到卫兹这个在后来全力资助曹操的人竟然是卫仲道的大哥,当时杨奉到卫家拜访的时候,卫兹正巧外出为卫贤买药,而杨奉刚刚告辞,卫兹便回来了,两人正好擦肩错过。

    为了故意拆曹操的墙脚,杨奉提出卫兹结拜为兄弟,对于这样的要求卫兹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反倒认为自己能和杨奉这个汉中太守、云亭侯结拜是自己占了大便宜。其实,和杨奉结拜卫兹确是占了便宜,但是这个便宜并非是卫兹想象中的那样,而是卫家成为杨奉日后钱粮供应的主要来源,而卫家也随着杨奉所占领的疆土的不断扩大,加上杨奉的保护,生意也是越来越大,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种交往就是双赢。

    由于杨奉的新纸的出现确实为社会带来了太多的方便,例如对于书法家、画家来说,用杨奉生产出来的纸,不但保存时间能够长久,而且更使得字、画的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另外是用这种纸对于毛笔的损坏程度较之原来的劣质纸张相比,用毛笔的数量相比是1比10,所以也刺激了毛笔业的改良,毛笔生产商不再注重数量,而更加注重了毛笔的质量,其他种种好处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提及。所以,因为这件事情的出现,灵帝在得到了杨奉许诺以后为皇室无偿进献纸张之后,在一个机会之下,灵帝便将杨奉的云亭侯的食邑增加到了两千户。

    有了啤酒和纸张的两大收入,杨奉的金钱储备飞速增长,到光哄年年底的时候,杨奉的金钱储备已经达到了黄金三十万斤。这年也就是公元182年年末,杨奉的一万士卒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只待到过了冬天之后,杨奉便准备对汉中的贼寇动兵了。

    杨奉也从西凉购买了良种马五千匹,卫家也为杨奉无偿献上了两千匹鲜卑良种马,杨奉现在手中已经有了八千匹良马。这个数量已经是相当庞大了,杨奉自然不敢对任何人说起,知道这件事情的也仅仅限在阎圃、高顺、庞德、张任、成廉、徐荣、严颜等有数的几人,杨奉对外只是声称购买了两百马匹,其余的马杨奉将它们秘密养在了箕谷,一来是不敢让外界知道,好在现在还是太平时期,情报系统还不太被重视,二来也可以培育出更多的马匹,以备后用。

    还有一件事情,杨奉现在也是在秘密进行,就是冶铁,汉中地区多铁矿,并且都是上等的好铁,这也是杨奉当时选择汉中这个地方的一个原因,杨奉在汉中的一个名叫克山的地方秘密建造了一个大型冶铁铺,由汉末著名的铸造大师郑浑负责,锻造武器和盔甲。

    杨奉虽然不太懂锻造,但是相对于汉末落后的冶铁技术来说,杨奉的指点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郑浑炼出来的铁的质量比当时要好许多,虽然不能和神兵利器相比,但是在当时来说,这已经是足够了。

    而郑浑更是当时汉末最好的铸造大师,有了上等的铁矿和当时最好的铸造大师,所以杨奉对于武器和盔甲的铸造就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了,只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资金就可以了,另外为了防止汉中贼寇的袭扰,杨奉将士卒训练的地方就选在了克山旁边。

    由于汉末的冶铁技术相当落后,几乎全部依靠人工来操作,由于人的体力和耐力的不同,在冶铁过程中推风箱的力度以及砸铁的力度不同,往往导致铸造的兵器和盔甲的质地相差极大,并且很容易会出现劣质品,举个例子,铸造士兵使用的腰刀,一般来讲,十个之中能够成功五个就不错了,其他不合格的必须重新熔化再铸,如果不这样的话,一旦士兵在战场上使用,会导致刀被敌人砍断,甚至于连带自己的身体也被砍断,所以,兵器的质量十分重要,它可以直接影响到军队的士气、战斗力,甚至于说在双方力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武器和盔甲占优势的军队必然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