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
昔日周王朝洛邑旧地,在经历了春秋战国三百余年的兵乱之后,由繁盛一时再度变为荒草一片,这座在后世被称为中都洛阳的大城市,在秦国三川郡的辖区内,只能算一座小城,它之所以因为郡治所在,主要在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
闻知李原率军前来,早早回到雒阳的杨熊和司马印迎出十里,这一次李原的表现,让这两位犹豫不决的前三川郡主官大跌眼镜,这仗居然可以打得这般血性,这般霸气,这般的荡气回肠。
有谁,敢率一支轻兵入敌城,斩敌首,战敌众?
唯有李大将军。
有谁,敢跃马挺枪,纵横驰骋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
唯我李大将军。
有谁,谈笑间,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让各路强豪狼狈溃逃?
仍是我李大将军。
“李将军,这一路上,可还安好?”司马印神采飞扬,几乎已经脱离了军队的他,现在专注于匠造事务,雒阳的工器坊在司马印的召募下,已经集中了三川郡各县的工匠、匠师,而来自于西平、邯郸的冶炼匠人的集中到来,让司马印的底气更足了许多。
西平是韩国的冶炼之都,邯郸是赵国曾经的都城,这两个地方附近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加上发达的商贸,造就了两地冶炼工艺的领先地步,韩、赵两国都曾专门设置了铁官来管理冶铁工艺,并把铁器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而一些依靠铁器买卖发财的商贾,更是直接被称之为铁商。
在来到雒阳的铁商中间,山东人卓公是其中一个,由于东海郡一带的叛乱,卓公带着家人一路西行,想要找一处安居的所在,在到达雒阳的时候,三十余口人盘缠用尽,看到城门口贴出的召收工匠的檄告,便起意来投。
卓氏一族的到来,只是关东众多相投的匠师、商贾中的一群罢了,他们的到来,让处于创业阶段的李原军匠造系统有了起步的资本:人才。
“司马匠造辛苦了,这一路来,只见商贸工匠云集,比几个月前要繁盛许多,雒阳可是大变样了。”李原由衷的赞叹道。
“将军,你来看,从城西往洛水去,这一路除了匠造冶炼的高炉之外,几处转运的码头也在洛水上修建,不用多时,雒阳不会比荥阳差多少。”司马印信心百倍,作为一个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其成就感并不比做一级将领来得差。很显然,在清楚自己的定位之后,司马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建设与发展之上。
一个城市的变化,发展重工业是基础,轻工业、服务业是辅助,司马印没有后世那么多理论知识积累,他所做的召募工匠,打造兵器、农具的一系列动作,间接的让雒阳一带聚集起了一大批的手工业者,这些人的到来,也带动了城市其它产业的繁荣。
冶铁的工艺,在秦末汉初的时候,已经渐趋成熟,只不过,与秦国成熟到顶点的青铜冶炼技艺相比,铁器的运用还只在初级阶段,制约铁器运用的主要还是原材料的稀缺,中原一带铁矿尤其是可露天开采的丰铁矿几乎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