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2红绸绣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了各种架子,架子上有还未卖完的布料,后面是个小厨房,是供正午做饭用的,地下是仓库,因为是用来堆放布料,还放了一些木炭和稻谷壳子,所以仓库里面非常干燥。

    二楼是作坊和休息的地方,平常要做个针线之类的,就在楼上做,或者要休息也在楼上。两层楼的铺子不大,只有四十多平米,左右都是挨挨挤挤的各类店铺。

    铺子不大,杨初月也没做大的意思,每年赚的钱够用就成,她不想像上辈子那么拼命,给自己施加那么大的压力,还没好好享受生命就一命呜呼了。

    杨初月把绣好的那幅绣品交给梁大户,麻烦他带着绣品交给他熟识的那家大绣坊,这几天她要忙着新铺子开张脱不了身。

    杨初月自己设计了新铺子的店面,铺子沿用红绸绣坊这个名字。原本的铺子光线暗,杨初月把临街的那道墙全拆了换成活动门。原本的全封闭木柜子换成了半开型的,里面放些样品布。

    杨初月把二楼那间大屋子用帘子隔开,靠窗那边该成工作室,做衣裳绣帕子赶大件绣品均在这里,后面是休息的地方,整个铺子的设计简约大方。杨初月请木匠把铺子装修了一下,室内效果看起来还算满意。

    杨初月拿出王老板留给她的进货清单以及货源,上面有写同样一种料子哪家更便宜,质量更好,以及进货后在镇上的买卖情况。杨初月跟着到莱川县的商队到县城里看料子,照着单子上的店家对比,王老板留下的手记果然有用,杨初月很顺利的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布料。

    针线扣子之类的小东西杨初月也进了不少货回来,杨初月在县城走了整整一天,买了一车回丰莱镇,杨初月请阮先生写了几张布匹的价目表,贴在店铺内醒目的位置。

    开张那天,挂了红放了鞭炮,街上做生意的铺子都送了礼来。新铺子开张,所有的布料和成衣都打七折,那天正好是赶场的日子,见到铺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比平常价格低,进来的人大都买了布料针线回去放着,等到以后好做衣裳。

    第一天生意红火,晚上一家子坐在油灯下数铜板,整整赚了五两银子,杨老三数着银子合不拢嘴。不过第二天生意太冷清,几乎没人来,柳四娘就和杨初月坐在楼下绣帕子。

    梁大户从县城里回来,到绣坊找到她们母女俩,说了县城里那家大绣坊看了她们绣品后的反映:“孟老板看了你们的绣品很满意,说绣工好,看起来像东边安乡的针线功夫,当即就收下了,还说那绣品上的图样好,想请你们到莱川县城里当绣娘。”

    杨初月和柳四娘大喜,她们的绣品能得到县城里大型绣坊的赏识最好不过,但她们现在在镇上有了自己的铺子,不能到县城里当绣娘了。

    “我把你们在镇上开了铺子的事和孟老板说了,他也觉得可惜,不过他说了,以后可以分一些货给你们母女两人做,工钱照给,你们看行不行?”梁大户又说道。

    能在家里干活儿最好不过,杨初月喜道:“行!太谢谢你啦。”

    梁大户笑道:“不谢不谢,我只是帮你走了一趟,想不到这事就成了。孟老板收下了那副绣品,这是二两银子,你们快收下。”

    杨初月没拿银子,说道:“大户,以后还有要麻烦你的事情,加上这次的事,就先把谢礼钱给了吧,你不收下我们以后都不好意思找你帮忙了。”

    梁大户又推辞说不能收,杨初月坚持要给谢礼钱,推脱了一阵后,梁大户还是收下了。以后她们不止能在镇上做生意,还能做县里的大幅绣品,一幅就能卖二两银子,多了一条赚钱的路子,全家人都兴高采烈的。

    在铺子的淡季,杨初月到县城进货,顺带着去了孟老板的天衣阁谈做绣活儿的事。梁大户说孟老板叫孟坚诚,是个三十多岁的精瘦男人,家里的夫人死了,留下两儿一女。他的天衣阁在莱川县城是最大的绣坊和成衣铺子,各种绣品在西州各地均卖得很好,还做官场上的生意,和当官的有往来。

    杨初月到天衣阁拜访,孟老板正好到京城谈生意去了,接待她的是天衣阁的掌事孟发。杨初月说她是绣烟雨图的那个人,掌事对她很热情,忙给她介绍铺子的情况以及各种绣品。因为那副烟雨图孟老板刚拿到手就被西州首府的李知府花高价买走了,是以孟老板走的时候,特别吩咐掌事要好生招待杨初月。

    客套了一通,掌事直接说了绣品的事,“姑娘上次那幅烟雨图,图样的已经很好了,绣工又出色,老板转手就卖了高价。老板知道姑娘在丰莱镇上开了铺子,就吩咐我说姑娘若是到县城里来,就直接给图样和刺绣工具,让姑娘带回丰莱镇做。加工费是一两银子,若姑娘能自己画上次烟雨图那样好的图样,绣好了送到店里来,就给二两银子。”

    杨初月听了点头,如此这般做活倒也轻松。杨初月问了一些其他问题,参观了一下绣坊内部,看了一阵职业绣娘的工作,和掌事签了一份简单的字据,拿了刺绣工具,买了货物就回丰莱镇。

    铺子里有收入,每月做针线活儿赚了些钱,杨初月一家子在丰莱镇上的日子过得颇为滋润。现在一家子就盼着杨兴年快些回来娶杨十九,杨十九已经十八岁了,早过了出嫁的年龄。

    晚上,一家子坐在山茶花树下吃晚饭,听到“咚咚”地敲门声,一个十五六岁的漂亮姑娘站在门前热乎地喊道:“娘。”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