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的激烈反弹竟是迪亚始料未及的。他曾设想过问题的严重性,但他毕竟太年轻而且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他绝对没有想到,问题竟严重到这种地步。
迪亚忽然有一种预感:由于他的冲动,帝国就将大乱了。
严令威特等人密切注视事态展后,迪亚和杜根骑乘狮鹫王飞到了预定目的地——百草镇。
百草镇距离淅水镇不过一天行程,早已集结了从独山镇、丹江市一线抽调的五万大军,其中以战系重骑兵为主,迪亚正是要借助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能力在淅水镇危急的时候帮凌智勇一把。
简单向镇东大将军汤姆斯了解了淅水镇近况后,迪亚立刻亲自率领大军向淅水镇进。
淅水镇第二次伏击战已经在前天清晨正式打响了。
由于安万山的错误判断,雷军在战斗一开始就遭受到重大伤亡。
安万山料定峡谷内再没有任何敌人,所以他命令所有部队全前进,以图早日通过淅水镇,好与在雷诺防线外围的天下帝**队会合,夹击灵国守军。幸亏严奇有所警觉,他立刻向寒城建议,希望能派出一个军团作试探性行军。寒城采纳了他的意见。在寒城的坚持下,安万山不得不作出让步。
庞彪亲率一个军团作试探性行军,直到顺利通过淅水镇也没有现任何敌人,如此一来,安万山大是得意,他怒斥严奇过于保守,不但损害了他联军大元帅的尊严,也贻误了联军战机,于是安万山下令,将严奇遣送回国。
然而,严奇才刚刚离开不到一天,安万山就为自己的轻率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凌智勇的授意下,威特大军放过庞彪军团,并秘密在东侧谷口修筑了坚固的防线,由雷静亲自率领一个师团固守,以防庞彪军团回袭,对威特大军形成夹击。
分兵乃兵家大忌,自陷重围更是不智之举,凌智勇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但对他来说,其实这两项都不能成立,因为在凌智勇看来,庞彪军团实在不堪一击,仿佛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庞彪军团安然通过,面对安万山的趾高气扬,寒城无言以对。他本不擅长行军打仗,此刻庞彪不在身边,严奇也被遣送回国,寒城终不得不向安万山屈服。于是,雷军全军出动,涌向淅水镇。凌智勇胃口着实不小,他一直命令部队秘密埋伏,直到雷静部完全暴露在敌人先头部队的视线中后,他才命令部队全线出击。雷军没有任何防范,在他们看来,威特大军仿佛突然间从地下钻出来的幽灵一样,一下子慌了手脚。卫常青部趁乱偷袭,在狭窄的谷口将敌军拦腰斩断。之后,卫常青按照凌智勇事先的部署将军队分作两部,一部将谷内的敌人赶进包围圈,另一部则占据有利地形,奋力抵挡雷军来自谷外的攻击。
据保守估计,被困包围圈内的雷军竟高达六万之多。
寒城闻讯大怒,当着军中所有高级将领的面将安万山一顿臭骂。安万山自知理亏,一面诚恳地向众人道歉,一面向寒城请命,要求亲自指挥这次战斗。寒城本不打算再用安万山,但一来军中无可用之人,二来此次出征,雷军中多是帝国三大虎将的旧部,隧勉为其难,同意了安万山的请求。
谷口虽没有武山关那种坚固的要塞,但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想要攻克难度不在攻克武山关之下。安万山采用攻打武山关时的策略,在法师部队的助攻下利用投石车等重型攻城工具对谷口采取无差别轰击,给卫常青部造成重大伤亡。
战前凌智勇曾明确告诉卫常青,虽然担任主攻的是形成包围圈的三万友军,但他们的任务只是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卫常青率领的这两万“拦路虎”才是决定这次战役胜败的关键,只要卫常青部能坚守谷口不放进一个敌人,这一仗必胜无疑。
经过第一次伏击战,凌智勇的睿智、果敢已深深印在卫常青脑海,卫常青相信,只要坚决执行凌智勇的命令,胜利必将属于威特帝国。
顶着敌人强大的攻势,卫常青在各个大队间往返穿梭,他安慰受伤士兵,给将士们鼓劲打气。尽管伤亡惨重,短短两个小时内已有几乎近三成士兵再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但在卫常青的鼓舞下,谷口的守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始终未让一个敌人踏足谷内。
庞彪军团驶出淅水镇数十公里后安营扎寨,庞彪久不见后续部队到来,忙派出侦察兵进行联络。侦察兵得知淅水镇出现大批威特军队的情况后立刻向庞彪汇报,庞彪闻讯大惊,顾不得埋锅造饭,连忙命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