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亮,在开战初期就差点干掉了法国人的让?巴尔号无畏舰,次年初又干掉了法国人的莱昂?甘必大号装甲巡洋舰。
整个一战期间奥匈帝国仅有27艘潜艇,然而却取得了117艘各类舰船,总计220121登记吨,培养出一批潜艇战王牌。其中就包括《音乐之声》里的男主角,格奥尔克?冯?特拉普少校,击沉总吨位45669吨。
如此强烈的实力和战果对比,更让约亨对如何控制地中海有了方案,并且能做到这一点的信心。
而一旦控制了地中海,哪怕仅仅是东地中海,那么英国人所付出的代价就不仅仅只是增加了上万海里海里航程,浪费了大量时间这么简单了。
当初德国拿下鲸湾建设海军基地并且在这里部署了非洲舰队的这步棋就会变成致命的杀招。
历史上斯佩舰队的两艘小型巡洋舰就能在东非沿岸把印度洋搅得天翻地覆,现在在鲸湾部署有整整一支舰队,战争爆发后专门拦路打劫绕道好望角英国船只。到时候英国人就会左右为难。
这里可是部署有德国重型巡洋舰的,而且以德国重型巡洋舰的性能,英国人想要收拾她们就必须得派战列巡洋舰来,然而派遣战列巡洋舰又会导致本土快速舰队实力下降。不管,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人打家劫舍;管,又要小心德国人随时冲出北海来闹个大新闻。到时候再在鲸湾部署一些潜艇,甚至有可能让来堵门的英国人吃不了兜着走。
而一旦东地中海在手,德国的主动权就大得多了,如果能够拉拢沙俄加入同盟,那么德国就能和俄国一起夹击奥斯曼土耳其,而意大利人想来也会对这块肥肉很感兴趣,其他一些巴尔干国家想来也会愿意分一杯羹。
而腐朽的奥斯曼绝对没有能力应对这样的进攻,迅速战败是必然的,那么俄国人不以和德国为敌,必然将全部精力投放到黑海上建立起来的的强大黑海舰队就能进入地中海增强同盟国海军力量,此时对法国、对西地中海发动进攻都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不能拉拢俄国,那也没关系,奥斯曼土耳其也不会要分神应付英国人的进攻。
虽然愚蠢的邱胖子提出的达达尼亚海峡战役让英国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奥斯曼人却也不得不分兵应对,从而压力大增。
如果能让奥斯曼人心无旁骛的应付俄国人,甚至能通过海陆得到同盟国的支援,那么德国人的东线压力则会大大降低。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约亨到时不介意英国人把原本死在达达尼亚海峡战役中的的协约国士兵送到西线,让他们更有效率的死在德国人的防线前。
而更加理想的状态是如果同盟国控制了整个东地中海,那么向希腊、罗马尼亚这样摇摆不定并且最终加入协约的国家也会在压力下倒向同盟。
而这又会进一步加强同盟国对东地中海的控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约亨希望能够实现的大地中海计划。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意大利人你别背后捅我一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约亨对意大利自然是百般拉拢。在约亨的热情款待下,埃马努埃莱三世和约亨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友谊。虽然这种友谊在国家利益面前十分脆弱,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国王的好恶还是能对其政策的偏向性造成影响的。
并且在正式谈判中,德国也先决口不谈要求意大利承担这样那样的义务,以免意大利人以各种借口推诿,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才是上策。。
因此谈判首先就经济方面进行展开,德、意、匈、克,四国达成协议,相互之间提高经济合作,加深技术交流,降低进出口关税,并且享有平等的贸易政策。
至于重新签订的秘密防御同盟条约中,意大利的义务依然有限。
当缔约国先对其他国家宣战的情况下意大利可以保持中立,缔约国遭到英国进攻的情况下,意大利依然可以保持中立。由于奥匈解体,原本奥匈遭到俄国进攻时,意大利可以保持中立这一条被取消。
而原本德国遭到法国进攻时,或者法俄一起发动进攻才需要意大利承担义务的条款被修改为当德国遭到法、俄任意一国进攻的情况下,意大利有履行条约的义务。
不过由于意大利和俄国并不接壤,海上也有一个奥斯曼土耳其看门,因此认为这一要求并没有太大问题的埃马努埃莱三世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