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们以一副施恩于人的口吻齐声说。

    “弹莫扎特,菲利普。”

    菲利普盯着一张张不耐烦的脸,在钢琴前坐了下来,十分生气。客人们继续闲聊着。

    他弹了起来,手指在键琴上跳动着。闲谈顿时停住了。他弹的是一支莫扎特协奏曲,他把这曲子弹活了。此刻他就是莫扎特,屋子里充溢着这位大师的魔力。

    菲利普的手指敲完最后一组和弦时,屋子里一派肃静。父母的朋友们一齐冲到钢琴前。夸他、捧他,兴奋不已。听着他们的掌声和赞语,他顿然悟到:这就是他的才能所在,他的一生将注定与钢琴为伴。

    “是的,我从小就知道我想成为钢琴家。”菲利普告诉拉腊说。

    “你在哪里学的钢琴?”

    “14岁前一直跟母亲学,然后父母送我到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深造。”

    “那段时光愉快吗?”

    “非常愉快。”

    14岁时。他只身一人来到举目无亲的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就在里滕豪斯广场附近的四幢建筑内。这是美国堪与莫斯科音乐学院媲美的高等音乐学府。它的毕业生中有塞缪尔巴伯1、伦纳德伯恩斯坦2、吉安-卡洛梅诺蒂3,彼特塞金等一二十位杰出音乐家。

    1美国著名作曲家。

    2美国著名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

    3意裔美籍名作曲家。

    “你在那里孤独吗?”

    “不。”

    他很伤心,这以前他不曾离开过家。他报考了柯蒂斯音乐学院,到被录取时,他才意识到他将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再也不能回家了。老师们很快认识到这个少年学子是位天才。教他钢琴课的是伊莎贝拉文格罗娃和鲁道夫塞金。菲利普既修钢琴,又修乐理、和声学、配器、长笛等。课余,他和其他同学一道演奏室内乐。钢琴,这从他3岁起父母就强迫他练习的乐器,如今成了他生活的中心;钢琴在他手中变成了神奇的乐器,手指一动,他能从中唤起激情,唤出罗曼司,唤出风雨雷电。它说的是一种宇宙语言。

    “18岁那年我和底特律交响乐团合作举办了第一场个人音乐会。”

    “当时你害怕吗?”

    他害怕极了。他发觉在一帮朋友面前演奏是一回事,而面对偌大的礼堂,面对台下掏钱来听他演奏的黑压压的观众,却是另一回事。他紧张得在后台踱来踱去,突然舞台经理一把拉住他的臂膀,说:“去呀,该你上场了!”他永远忘不了他走上前台时的感觉,当时,观众对他报以热烈掌声。他在钢琴前坐下,紧张感顷刻飞到了九霄云外。自那以后,他的生活便成了音乐会马拉松。他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每到一处,声名与日俱增。威廉埃勒比,一位对艺术家举足轻重的经理人,答应出任他的代理。两年时间,菲利普阿德勒便在各地十分走红。

    菲利普看着拉腊,笑着说:“是的,我至今到音乐会上仍感到害怕。”

    “巡回演出是什么滋味?”

    “可有趣了。有一回,我同费城交响乐团一起巡回演出。当时我们在布鲁塞尔,正赶往伦敦举行音乐会。由于大雾,机场关闭了,他们只好用汽车把我们送到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普霍尔机场。负责接待的那位先生解释说,他们为我们包租的是一架小型飞机,音乐家们带上行李就不能带乐器,带上乐器就不能带行李。自然,他们都选择了乐器。到达伦敦时正好赶上音乐会开始。我们只好穿着牛仔裤,运动鞋,胡子拉碴登台演出。”

    拉腊笑起来。“我敢说观众喜欢那样。”

    “他们是喜欢。还有一次,我在印第安那演出,钢琴被锁进储藏室了,谁都没有钥匙。我们只得把门砸了。”

    拉腊格格直笑。

    “去年,我被安排在罗马举行贝多芬音乐会。有位音乐评论家写道:‘阿德勒演奏沉闷拙劣,终曲的短句组织完全走了样;速度过于轻快,破坏了整曲的律动。’”

    “那太糟了。”拉腊同情地说。

    “糟的是我压根没参加那场音乐会,我误了飞机。”

    拉腊探过身子,急切地说:“再讲讲。”

    “哦,一次在圣保罗,我正举行肖邦音乐会,中途踏板突然脱落了。”

    “那你怎么办?”

    “我不用踏板弹完了奏鸣曲。还有一次,钢琴滑到了舞台的另一侧。”

    菲利普谈他的演出时,声音里充满激情。

    “我真幸运。能够打动人,把他们渡向另一个世界,这是多么美妙啊。音乐给所有的人以梦想。有时我真觉得音乐是这疯狂的世界所剩的唯一理智的东西。”他羞怯地笑笑,补充道“我并非要故作狂妄。”

    “不,你让千百万人感到幸福,我爱听你演奏。”拉腊深吸一口气。“听你弹奏德彪西的帆,我仿佛置身在一个孤独的海滩,我能看见遥远的海面上疾驶的帆影”

    他微笑地说:“是的,我也一样。”

    “听你演奏斯卡拉蒂1,我就到了西班牙,能听见车马之声,能看见街上匆匆的行人”她看出他听得很高兴。

    1意大利作曲家。

    她在记忆里搜寻着迈耶斯教授每一堂课的点点滴滴。

    “弹巴尔托克,你把我带到了中欧的乡村,带到了匈牙利农民中间。你是在用音乐绘画,我忘情其间。”

    “你真会说话。”菲利普说。

    “不,我说的句句是真话。”

    晚餐上桌了。一份煎苹果烤牛排,一份华道尔夫色拉,一份新鲜龙须莱,甜点是果仁蛋糕。每上一道菜都上一巡葡萄酒。餐间,菲利普说:“拉腊,别只顾谈我,说说你的情况吧。在全国各地盖起那么多高楼大厦是什么感觉?”

    拉腊沉默了一会。“一言难尽。你用你的双手创造,我用我的心创造。我并不亲自盖高楼大厦,我只设想。我先做一个砖、钢筋、混凝土的梦,然后将它变成现实。我为千百人提供工作:建筑师、泥瓦匠、设计师、木工、管理工。因为有我,他们才能养家糊口。我为人们创造美丽的居住环境,让他们舒适地生活。我盖起漂亮的商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买东西。我为未来建造今天的纪念碑。”她羞涩一笑,补充说:“我并没打算要发一通宏论。”

    “你真了不起,知道吗?”

    “我喜欢你这么认为。”

    这是个令人沉醉的夜晚,临分手时,拉腊有生以来第一次意识到:她恋爱了。她本以为她这一辈子恐怕得以失意而终,恐怕没哪个男人能比得上她想象的意中人。可是,她的洛克因瓦,有血有肉的洛克因瓦,就在她身边。她满腔爱意被激发了。

    回到家里,她激动不已,无法入睡。她在脑海里重温今晚的一幕幕,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他们的交谈。菲利普阿德勒是她平生遇到的最令人销魂的男人。电话响了,拉腊微笑着拿起电话,正要说:“菲利普”不料却是保罗马丁的声音说:“只是看看你是不是平安回家了。”

    “是的。”拉腊说。

    “你们的见面怎么样?”

    “很好。”

    “那好。明晚我们一起吃饭。”

    拉腊迟疑了一下。“好吧。”我怀疑我是否能去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