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美食家杂志想发表您最喜爱的食谱。您有兴趣吗?”

    “不。告诉他们我太等一下。”她坐在那儿沉思了一会,然后柔和地说“行。我给他们开一份食谱。”

    一个月后,这份食谱出现在杂志上。它是这样开始的:

    “葡萄干黑面包(一种古老的苏格兰食物)制作方法。

    用半磅面粉、1/4磅黄油、少量冷水、半小勺发酵粉搅拌成糊状,然后加入两磅无核葡萄干、半磅脱壳杏仁、3/4磅面粉、半磅糖、两小勺牙买加胡椒、一小勺姜粉与桂皮粉,再加入半小勺发酵粉,略略搀入一点白兰地,装入小模子烘烤而成”

    拉腊久久地盯着这篇文章,仿佛又闻到了当年从客栈厨房里飘出的香味,听到了房客们在晚饭桌上发出的嘈杂声,看见了父亲孤苦无望地躺在床上的模样。她推开了面前的杂志。

    人们开始在大街上辨认出了拉腊。当她走进一家餐馆时,总会引起一阵兴奋的交头接耳声。无论她走到哪里,身后总跟着足有半打之多的追求者。他们都是些很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个个曲意奉承地向她求婚,然而她对他们全都不屑一顾。她给人一种怪僻到不近情理的感觉,她仍在苦苦期待着一个人,一个她从未谋面却又十分熟悉的男子。

    拉腊每天清晨5点钟就醒了,她让司机马克斯开车送她到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上。她能在那儿站上半晌,注视着她所创造的一切,心里想道,你错了,爸爸。我能收房租。

    对拉腊来说,每一轮朝阳都是在汽锤的“砰——砰”声中升起的,每一个白昼都是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和重金属的铿锵碰击中开始的。她会坐上摇摇晃晃的工作电梯登上顶层,站在钢筋龙架上,尽情地让风吹拂自己的脸,心里想道:我拥有了这座城市。

    保罗马丁和拉腊在床上。

    “我听说你今天在工地上狠狠训斥了几名工人。”

    “他们活该。”拉腊说“他们千活时吊儿郎当。”

    保罗做了个鬼脸“最起码你已经学会不再扇他们的耳光了。”

    “想想看吧,我就扇了那么一回,”她紧紧地偎倚在他怀里“结果就遇上了你。”

    “我得去拉美旅行一次。”保罗说“我很想让你跟我一块儿去。你能抽出几天空吗?”

    “我很想去,保罗,但是不可能。我的日程是按秒表运行的。”

    他坐起来看着她“也许你干得太多了,宝贝。为了我,别把自己累垮。”

    拉腊嫣然一笑,安慰起他来。“别瞎想,我不会垮的。”

    有一样东西一直在她的眼前晃动,却无法看清它。那是华尔街上一处巨大的湖滨地产,就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对面,正在待价而沽。拉腊从这块地产前面经过了不下十多次,可只有这次她才看清楚了这块土地上的东西是什么:那是埋藏在她心底的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厦的宏图。她知道霍华德会怎么说:你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圈啦,拉腊。你不能这样蛮干。可是她心里很清楚,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她的意志。

    当她回到办公室后,召集了全体部属来开会。

    “华尔街湖滨有一块地产,”拉腊宣布“我们准备买下来,用来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

    “拉腊”

    “让我讲完几点意见后,霍华德,你再发言,那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段,位于商业区的心脏,想在这种地段买写字间的客户会多得打破头的。请大家记住,这将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厦,它会使全世界沸腾。它将成为我们的‘旗舰’,我们将把它命名为卡梅伦大厦。”

    “钱从哪儿来?”

    拉腊递给他一小张纸。

    凯勒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数字“你过于乐观了。”

    “我很现实,我们谈论的绝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我们谈论的是一颗宝石,霍华德。”

    他苦苦思索着“你非要把自己累垮累瘦吗?”

    拉腊微笑着“我们以前就这么干过,不对吗?”

    凯勒忧心忡忡地说:“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厦”

    “就是。银行会迫不及待地找上门来,把钱扔给我们。”

    “他们也许会这样,”凯勒说,他盯着拉腊“你打定主意要这么干了,是不是?”

    “是。”

    凯勒长叹一声,举目观望与会者“好吧,那么第一步得拿下这块地的买卖权。”

    拉腊微笑着“我已经在交涉了。我还有别的消息要告诉你们。史蒂夫默奇森也在谈判购买这块地。”

    “我记得他。在芝加哥时,我们从他手里夺走了那块盖饭店的地皮。”

    这次我饶了你,婊子,看在你还不懂天高地厚的份上。但是,将来如果你再坏我的事——你会尝到厉害的。

    “是的。”拉腊说。默奇森在纽约最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中以残酷无情而闻名。

    凯勒说“拉腊,他是个恶煞星。他以毁掉别人为乐。”

    “你过虑了。”

    为卡梅伦大厦筹集资金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拉腊的判断是对的,银行家们纷纷看好这幢将要兴建的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厦,认定它将引起轰动。况且拉腊的名字已成为一种标志,他们都渴望和这个名字攀附在一起。

    拉腊不仅仅是令公众着迷的人物,她还成为妇女界的象征,成为一尊偶像。如果她能做出这一切,为什么我不能呢?一家香水制造商用她的名字为产品命名,各种重大的社会活动纷纷邀请她出席,女主人们都盼望她能光临自己家中举办的晚会。高楼大厦上闪耀着她的名字,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保证。

    “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建筑施工公司,”拉腊有一天作出了决定“我们自己拥有人马,还可以租给其他的建筑商使用。”

    “这主意不坏。”凯勒说。

    “那我们就着手办起来。你看卡梅伦大厦最快什么时候能破土动工?”

    “地皮已成交了。我看从现在起,得三个月后。”

    拉腊倚在椅背上“你能想象得出吗,霍华德?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

    他心里嘀咕,不知道弗洛伊德会怎么分析她这种人。

    卡梅伦大厦的破土动工仪式气氛热烈,来宾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美国公主——拉腊卡梅伦——成了大家注意的焦点,报纸和电视对这件事作了突出的报道。大约200多人聚集在现场等候拉腊的到来。当她的那辆乳白色高级轿车缓缓驶进建筑工地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她来了!”

    当拉腊走下轿车,上前同市长打招呼时,警察和保安人员将人群往后推,人群则拼命地往前拥挤着,吆喝着,呼喊着她的名字。摄影师们的镁光灯劈劈啪啪地闪个不停。

    在一块用绳子拦起来的区域内,站满了银行家、广告商、公司经理、承包商、项目经理、社区代表和建筑师。100公尺以外,停放着即将大显身手的大型推土机、挖掘机和50辆用来运送石子瓦砾的卡车。

    拉腊站在市长和曼哈顿行政区主席的身旁,天空开始下起蒙蒙细雨。杰里汤森,卡梅伦企业集团公司公共关系部的负责人,手里举了一把伞急忙朝拉腊跑去。拉腊笑吟吟地挥手赶开了他。

    市长对着摄像机开始了致辞:“今天对曼哈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卡梅伦大厦的破土仪式标志着曼哈顿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项房地产开发工程的开始。曼哈顿的六个街区将变成容貌一新的现代化社区,它包括公寓建筑群、两个购物中心、一个全国会议中心,还将拥有一幢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厦。”

    人群中爆发出掌声。

    “无论你向哪里举目,”市长继续演说“你都能看到拉腊卡梅伦用混凝土写成的篇章。”他用手指引着听众的视线“在纽约市住宅区,你能看到卡梅伦中心,离它不远,有卡梅伦商城和一系列住宅工程。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大名鼎鼎的卡梅伦连锁饭店。”

    市长转身面向拉腊,脸带微笑“而且,她不仅富于才智,她也同样富于美貌。”

    人群中爆发出笑声和更热烈的掌声。

    拉腊看着电视摄像机的镜头,微笑着“感谢您,市长先生。能为我们这座神话般的城市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感到万分高兴。我的父亲总是对我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是”她略略迟疑了一下。她从眼角瞥到人群中有张眼熟的面孔——史蒂夫默奇森,她曾在报纸上见到过他的照片。他来这儿做什么?拉腊接着往下说“是让地球在我们离开它的时候,比我们降生时变得更美好。所以,我但愿自己以微不足道的方式,始终不渝地履行了这一职责。”

    人群中掌声四起。有人递给拉腊一顶硬边纪念帽和一把镀铬平铲。

    “现在该劳动了,卡梅伦小姐。”

    镁光灯又一次雨点般地闪起来。

    拉腊将铲子踩进地里,挖起了第一锨土。

    仪式结束后,送上了饮料和食品,电视摄像机继续拍摄这一场面。拉腊再次举目四顾,却找不到默奇森的踪影了。

    30分钟后,拉腊卡梅伦上了大轿车,驶回办公室。杰里汤森坐在她的身旁。

    “我觉得今天棒极了。”他说“真棒。”

    “还不坏,”拉腊咧嘴笑了“谢谢你,杰里。”

    卡梅伦企业集团的总部占据了卡梅伦中心第50层楼面的全部套间。

    拉腊在第50层下了电梯。她到达的消息迅即传开,秘书们和职员们忙碌起来。

    拉腊对杰里汤森说:“到我的办公室来。”

    她的办公室是一个可以俯瞰整个纽约的楼角大套间。

    拉腊瞥了一眼桌上堆放的文件,然后看着杰里。

    “你父亲怎么样了?好一点了吗?”

    她怎么会晓得我父亲的事?

    “他他身体不好。”

    “我知道,”她理了理头发“他患有亨廷顿氏舞蹈症,对吗,杰里?”

    “是的。”

    这是一种可怕的疾病,病情逐步加深,典型症状是面部和体表的肌肉出现无法控制的抽搐痉挛,同时伴以神经官能的衰退。

    “您是怎么知道我父亲生病的?”

    “我是给他治病的那家医院的董事。有几位大夫研究他的病案时,我听到了。”

    杰里神情紧张地说:“那是种不治之症。”

    “每种病在找到药方之前,都是不治之症,”拉腊说“我作了一些查询,目前对这种病的研究居领先水平的,是一位瑞士的医生。他愿意收治你父亲,我来负担所需的费用。”

    杰里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行吗?”

    他感到说话困难。“行。”我快不能了解她了,杰里心想,没有人能搞懂她。

    历史在一页一页地翻过,可拉腊却无暇去留心它们。罗纳德里根再次当选总统,一个叫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人接替契尔年科,担任苏联新领导人。

    拉腊在底特律建造了一个低收入家庭住宅小区。

    1986年,伊万伯斯基在一宗贸易内幕丑闻诉讼案中被罚款一亿美元,并处以3年监禁。

    拉腊在昆士区建设了一个公寓小区。投资者慕名而来,都渴求成为她那魔幻般业绩的分享者。一群德国投资银行的金融家飞往纽约会晤拉腊。他们刚下飞机,拉腊就安排会谈。他们怨声载道,可拉腊说:“很对不起,先生们,我只有这一点时间,马上就得飞往香港。”

    给德国人送上了咖啡,拉腊则喝茶。一位德国客人抱怨咖啡的味道太糟。“这是专为我生产的一种牌号,”拉腊解释道“多喝一会儿,感觉就顺了。再来一杯吧。”

    谈判结束时,拉腊赢得了所有她想得到的条件。

    生活对拉腊来说真是心想事成,左右逢源。唯独有一件事情使她心神不宁。拉腊在好几起地皮生意中与史蒂夫默奇森发生摩擦,每次她都技高一筹战胜了他。

    “我看总有一天他会回敬你的。”凯勒警告她。

    “让他回敬好了。”

    一天上午,办公室收到了一个用玫瑰色纸包装着的漂亮包裹,是从本德尔斯寄来的。凯西把它放在拉腊的办公桌上。

    “这东西沉得要命,”凯西说“倘若它是一顶帽子的话,你就麻烦了。”

    在好奇心驱使之下,拉腊拆去了包装,打开了匣子。里面装的是泥土,还有一张打印的卡片,上面写着:弗兰克。e。坎贝尔殡仪馆。

    所有的建筑工程都进展得一帆风顺。当拉腊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拟议中要建造的内城体育场由于官僚主义作风而搁浅时,她主动插手,让自己的公司造好了这座体育场,然后捐赠给了市政府。这一壮举给她带来了巨大声誉。有一张报纸用通栏大标题报道:拉腊卡梅伦是“能办到”的代名词。

    她每周与保罗会面一至两次,每天都和他通话。

    拉腊在纽约市南安普敦大街买了一幢房子,生活在一个由珠光宝气、暖貂轻裘和豪华轿车包围着的奇幻世界里。她的衣橱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由著名服装师设计的漂亮衣服。“我需要几件上学穿的衣服,爸爸。”“哼,我可挣不到钱。去向救世军营院讨讨看吧。”

    如今,只要她愿意,她想添置多少套新衣服,就可以添置多少套。

    她的雇员就是她的家庭成员。她为他们操心,慷慨解囊相助。他们都是她的财产,她记得住每个人的生日和纪念日,帮助他们的孩子进好学校读书,并设立奖学基金。当他们想感激她时,她总是显得十分窘迫。对她来说,倾吐自己的情感不是一件易事。在她想尝试这么做的年龄里,她的父亲扼杀了她的这种欲望。拉腊在自己的四周筑起了一道保护墙,再也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了,她发誓道,休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