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路上,老婆大人希望再推荐一本书,我装模作样说:你连续看完血色浪漫闯关东大清相国应该可以静一静,思考一下,牛还需要反刍何况人呢。你们猜猜,话音未落,便遭一阵狂打,这是在车里,要是家里我可就惨了。现如今的女人怎么了,奥运会刚结束,女人么又神气了,我们男人也是不行了,不敢吭声。
作者都梁写了图书三部曲你看完一部可以看另外两部,风格不错也很吸引人颇耐读,接下来可以看狼烟北平,最近电视剧就要拍成了,正好可以看看怎么样,我小心翼翼说到。到家了怎么也找不到此书了,回想看可能是因为借给同事还没还回来,顺便从书架上拿了余华写的活着,这堪称一部经典,多个大师看过并写了评论,还拍成电视剧。
我最近是读了不少书,还在以每年50本速度挺进,我看书不分什么类型层次,只要是书就看,喜欢就多看几遍,不喜欢看放在一边拉倒。一般我去买书带着钱要正好,不全部花光绝对出不来门,这也是我的风格,也省得总是买书。
读书要说收获,最直接的就是学会了思考,读报纸和刊物只是浅层次思维,只有读书才是深层次思维,我喜欢这种感觉——随着读书的深入,随着作者的有意铺垫,逐渐进入了角色,说是音乐能让人忘记自我,这是个人爱好,我以为看书才能更说明这种感觉,读书能让人更为年轻,你可以看看是沾文化边的人都是显得很年轻,这是为什么?因为,读书能让人暂时脱离自我,精神脱离了肉体,肉体显得轻松多了,不那么沉重了。另外,精神的东西多了,对身体的欲望就会少了一些,身体的负担轻多了,也是有益的。这是我的感觉,还需要大家的认可,多多批评。
书读到一定的时候,有能力的或者由经历的人会达到一种佛学常说的“觉悟”的境界,老婆说:你书没读了几百本,不要拽。“出家人不大诳语”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也没有悟出来,有的人读一本书就出道了,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社会上就是这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这一辈子其实忙活的就是“觉悟”你想一想,难道不是吗?
读书还能达到内心的充实。人为什么会心虚,为什么会怵头,又为什么会软弱,都是因为内心的软弱造成的。古人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有道理的,你就是经历再多,悟不出来不行的,还会在同一问题上跌跟头,两者结合就好了,就完美了。
读书能让人学会理智。理智是什么?辨别是非,知晓利害关系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上,这一盛会碰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我们要认得清楚,能分析,能知晓事物发展的方向,能把握未来,对于不能控制的事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人才有机会,才有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挑起大梁的人。
古人还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今天没有改变,老祖宗的话到今天依然余音绕梁回味不止,于丹讲的论语在国内掀起回古热,进一步说明文化的力量,中国人文化的根基是不可撼动的。这个问题上多说无益,只是觉得我们的文化在稳定上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符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可就不好说了。文化的规律和经济的规律吻合起来,我想发展只是时间问题了。
说到底,点破密码就是规律,符合规律的就能长久发展,这不止符合国家,对个人也是一样。
我就在努力追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