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小学有个庭院,半亩之内,枝丫横斜,葳蕤蓊郁,树荫蔽日,乍光泄影,鸟声嘤咛,清脆欢动,清风扑面,心静自凉。
四周矮壁白墙上,画有“二十四孝”故事,皆用素色蜡笔,稚嫩笔法出于学生之手,处处用心,笔笔动情,故事内容定是感动了画者,感染了阅者。院内有方石桌若干,散落于阴凉处,高低错落,棋布星罗,或嬉戏,或静读,都是好去处。
某日欲静留感受,却发现此处,座无虚席,笑声流淌,都是学子,有韵味之意,无喧闹之感。
弈棋者,分坐两旁,遐思敲子,或凝目沉思,或挠头掐指,子落棋盘,铿锵作声,黑白之处,楚河汉界,寸土必争,颇有点“轻巧玲珑蕴万千,宁输数子不失先”、“手随心动棋子走,胜败均在一瞬间”的味道;观棋者,分立四周,或俯身静望,或趴于石桌,或小声言语,赞叹声与惋惜声间或出现,激动处跺脚,恨不能自己亲下手。
看书者散于角落石桌处,各自捧着喜爱之作,或坐或靠,或静阅,或吟读,目光在书上文字流连忘返,心神与书中天地交汇融合,徜徉在“颜如玉”“黄金屋”的世界里,汲取着丰富的营养,阳光的碎影躲藏在字里行间,跳跃着文字的精灵。
学画者与老师站于墙边,环形围之,或蹲或踞,或俯或立,师者眉开眼翘,手指随着墙上白描画的笔锋转动,指尖流舞,律动轻盈,讲述着画中技巧的运用与人物至孝的故事,传统的孝情感在洁白的墙壁上荡漾,流进学子们的心里;学生们则凝神默视,眼睛随着老师转动的手指,心往神驰,思绪早在感人故事的世界里畅想飞扬。
见有人来,学生们便操起乐器,踏着童趣的脚步,模拟着动物的神态,手指在乐器的音孔上跳动,似演奏,更似玩耍,闽南的音调便从竖笛葫芦丝喷涌而出,草蜢弄鸡公、一只鸟儿、月娘月光光明亮的音符像只快乐的鸟儿在庭院里破空穿梭,童心涌动。
古宅十八弯,科第的“终南捷径”从这条路上走出了数不清的读书人。如今,古风依然在这里流荡,许多动人的故事仍然驻留在十八个回头弯,熏染着后继的莘莘学子。十八弯下的古宅小学依然秉承着质朴的民风,酷爱读书,善于思维,同时发展学生们的艺术特长,增强自信心,器乐队,漫画社、棋类社大小10几个社团的活动已经渗透到了传统的血液里了。
依附传统、开拓创新,十八弯下的古宅小学在古道的绵延处继续前行,迈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