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来更衣。
“李院长,您好。”我也不甘示弱,急忙上去套近乎。这是我和李冬妮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当时委实不知她是哪里的院长,只是跟着别人这样称呼她罢了。
“同学们不要过于紧张,专业知识你们都笔试过了,这次面试只是看看你们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前面面试过的几位同学都很紧张,太紧张了不好。”李老师的态度很和蔼。尽管没有削减那种剑出鞘箭在弦的紧张气氛,但廖廖几句话,却让人又一次深切感受到了南昌大学的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
“李院长,这里的老师不会问太刁钻的问题吧?”我赶忙抢过话头问,惟恐她随时进去。毕竟有教训在先,败北的滋味并不好受。
同学们井然有序地进去,出来;又进去,又出来。我的心也越缩越紧。
“你本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那我就接着刚刚谈到的运动这个话题,问你运动的概念是怎样的?”
在我作了一番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黄承烈老师介绍了在场的几位考官。记得当时在场的除了黄承烈老师和李冬妮老师之外,还有章海鸥老师和张志永老师。那时欧阳光明导师出差了,还未见到他老人家。几位老师谈吐都很温和,表情也很慈祥。不似上次所遇到的场面,像审问犯罪嫌疑人一样,严肃的让人有点诚惶诚恐。这或许正是南昌大学人文精神的又一种外在表现吧。寒暄了几句之后,张志永老师便单刀直入地提了这个问题。
“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空间上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我心有成竹地响亮答道。
“不对,不对。你回答的是物理学上的运动概念,我问得是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它有几种类型?”张老师笑着摇了摇手说。
天呀,概念还没有答对,又问起运动的分类了。我窒息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只觉得血压在不断的升高。心里是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努力搜寻着已有的记忆,头脑却一片空白。心想:这回又玩完了。
老师们似乎已看穿了我的窘态,在交头接耳地谈起了学校的未来发展。没有了那钉子似的眼光盯着,我的心也平静了下来,顺利地答完了老师的提问,并补上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回答或许不能让老师们满意,但我是可以继续努力的,也正是有诸多的不知,我才需要学习机会。各位老师,是这样说吧?”
“你平时有些什么爱好吗?比如你是学中文的,你在文学方面的爱好”李冬妮老师微笑着问道。
这下我可来劲了,不等她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神侃了起来。整个场面的氛围有了明显的转变,仿似在和家人聊天,是那样的融洽,那样的亲和
是的,面试的目的不是要难倒一个人,而是在检查一个人的同时,还要锻炼一个人,铸就一个人,扬其所长。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让人感到一种亲切的氛围,或许这正是南昌大学内在魅力之所在。这就是我在昌大才有的一种与众不同的体会与感受。幸运的是,我终于成了人文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圆了夙梦,尽管是自费生。
乡野布衣,情归名师。说到选导师一事,更是平淡的无话可说。记得与欧阳老师第一次会面,是在开学时的师生见面会上。当时既不知他是北京大学的博士,更不知他早已是饮誉校内蜚声省内外的知名教授。仅从黄承烈老师的简要介绍中得知,他在校宣传部任职。
到了选导师的时候,我茫然不知所措。选谁好呢?有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我不太感兴趣,对其研究方向感兴趣的李冬妮老师与欧阳光明老师又都是行政要员,我一个从旮旯儿里走出来的土包子,人家瞧得上吗?真是欲说还休(羞)。
“哪个老师不嫌弃我,我就选哪个老师作导师。”在同学们商谈之余,我最后扔出了这样一句话。这确实是当时的感受,倒不是在放烟雾弹企图要迷惑哪一个而去暗渡陈仓。
但话虽这样说,最后还是按耐不住性子,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边打听边寻找来到了欧阳老师的办公室。说来羞愧,我和欧阳老师只是开学时的那一面之缘,并未说上一言半语的,就连他的相貌我都记不清了。在问过走廊里的老师、证实里面坐着的确实是欧阳老师时,我才敲门进去。
在作了自我介绍之后,我说明了来意,并呈上了早已准备好了的想极力证明自己是可塑之材的资料。
“在你看过的所有哲学一类的书中,你对哪一本最熟,你写一份学习心得给我,好吗?”平淡的谈吐,温馨的语气。
“嗯,好。我明天就交过来。”听口气像是有“戏”了,我马上斩钉截铁地说,回答的干脆利索。
第二天,我交上了一份誊写工整的手稿,那是我一天一夜辛苦的结果呀。
“老师,如果您没有异议,导师那一栏我就填上您的名字啰?”我察言观色试探着问道。
“好吧。课外要多看看书。”欧阳老师和我闲聊了起来。
就这样,欧阳老师纳下了我。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喜出望外。这令我想起了在乡村中学教书时所遭遇到的一些龌龊的人和一些不痛快的事,相比之下,更让我感到了南昌大学行政官员的可亲可敬。在欧阳老师身上,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看到一点官爷的架子,有的只是幽默谈吐中所透射出来的智慧和难能可贵的平民意识。也许只有智者才能达到这种返璞归真的超然境界吧。
心呀,再不用饱含沮丧,泪呀,无需再流淌,拨开浓雾,我已看到了太阳。感谢昌大圆了我的研究生梦,感谢昌大的人文关怀,驱走了我心中的阴霾。热心助人的张丹老师,精于学术的张志永老师,急人所急的陈靖老师,和蔼可亲的李冬妮老师,还有我的导师——平易近人的欧阳光明老师这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就是一串串不褪色的记忆,这一个个热心的故事就是一份份暖融融的关爱。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春满园。从普通职工到行政要员,从年长的到年轻的,无论在岗还是离休,皆显春色。这,应该是昌大教师整体素质的写照和群体形象的缩影,又是昌大师资软件建设的一大亮点了。它显示了昌大“厚德载人”的真我风采。愚生钝拙,才疏学浅,只能以这最平实的讲述,撷取生活中些许浪花涛沫细微琐事,来表达最崇高的敬意,过多的溢美之词反而显得苍白又冗余。
祝福你,我的各位师尊;祝福你,我的美丽昌大。
2007-5-8写于研究生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