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砚残雨写心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更见其“深深深几许”实则暗指词人无力救国、孤寂无奈、忧心忡忡。此句用语浅白,词境静穆,不言愁苦,只说百无聊赖。次韵“柳梢梅萼渐分明”淡墨勾线、重笔点睛,为上片的歇拍进行铺陈和蓄势。继而,悲情顿起、感喟突发,长叹一声:“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秣陵”建康的旧称。是啊,一年一度、冬去春来;节序依旧、物候如常,而人呢?故国几时见,故乡何时归?是不是浮萍逐水、流离不止、老死他乡?真个是“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词的上片以“境界”胜,而下片则直抒胸臆,以言情胜。首韵“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抚今追昔、百感交集;万般滋味、齐上心头:北望中原、山河沦陷;收复无期、此恨难了;爱巢已毁、流人为伍;平生所业、尽付东流。次韵“谁怜憔悴更雕零”一句,既对己言,又对人言,家国相系,一语双关。对己而言:人到中年、身心憔悴;国破家亡、流落他乡;对人而言:忠臣良将、非罢即戮;山河破碎、无以砥柱全词煞拍“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以写实而结穴。北宋时期,元宵是火树银花、万民同乐的赏灯节“试灯”乃当时预赏灯节之俗,今则“试灯无意思”了;而踏雪寻梅、以梅入词,乃是易安在北方时的闲情雅趣,而今也成了“踏雪没心情”呜呼,此状何其悲惨,其情何其哀恸矣!

    李清照还有一首咏梅的临江仙,也是以“庭院深深深几许”起拍的。在这首词里,她以梅为题,人花合写,以人喻花,以花喻人,极其清雅而深至地抒写了闺人幽独的离思、韶华易逝的怅惘和乱世流离的愁绪: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重重叠叠,庭院深深;云簇绮窗,雾笼高阁;心灰意懒,日高迟起;芳姿风韵,为谁憔悴?夜来幽梦,花发南枝;玉颜消瘦,恨意难平;南楼羌管,乱耳惊心;香消玉殒,何人怜惜;艳阳熏风,终有一别;凋零之时,杏花正好。

    首句“庭院深深深几许?”依旧袭用欧阳文忠公之词,合时合地,入情入境,并无生涩拘泥之感。此处连叠三个“深”字,意在营造一种楼阁相接、亭台相映、庭院深幽的情境。“春迟”二字,从表层上看,是词人在感叹明媚青光姗姗来迟,而深层含义则是描写词人愁思不解、情趣渐消之心绪。首起两句,都在为次韵“为谁憔悴损芳姿”进行铺垫与烘托。设问一出,方显跌宕,原来词人春日迟起、无心赏梅、芳姿悴损的原因正是国仇家恨、思乡怀人的情绪在折磨着自己。“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直至歇拍处,词人这才谈及梅花。也可能是“夜来幽梦忽还乡”见到了日思夜念的家园和亲人,也见到了家乡熟悉的梅花吧。然而,清梦虽好,也许是南柯一梦;枝头梅花,也许是镜中之花。梦醒时分,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倍感凄零吗?“玉瘦檀轻无限恨”一句,既在感伤梅花也在感伤自己:香残玉减、形容消瘦、恨意无限,依旧是“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一样的感喟啊。下片次韵“浓香吹尽有谁知”又是一个设问,紧紧照应着“为谁憔悴损芳姿”一句。“为谁”探问原因、说明原因;“谁知”追问结果、言明结果。为了故国、故园、故人,词人已是玉颜憔悴、芳姿瘦损,但是这番苦心、这番惦念、这番折磨会有谁知道呢。恨无知音赏、徒唤奈何尔!据此,词人无奈地悲声叹道:“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此处着一“肥”字,呼应并凸显了梅花的“瘦”一个妖冶肥硕,一个高雅清丽;一个取媚世俗,一个高标傲世;一个全无佳思,一个才情卓然两相映衬,更彰显了梅花的不同流俗、雅致天成。

    在另一首咏梅词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中,词人依然表达了对梅花的挚爱和眷恋之意,同时也委婉地表述了对自己的怜伤和孤寂之情。人与梅花,清雅绝伦;光阴催逼,易得凋零: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首起三句的意思是:白玉一般的梅花清瘦飘逸、芳香沁人,而檀香梅在白雪的映衬之下更显得色泽浓艳、引人注目。令人遗憾的是,今年赏梅又迟一步。在这里,词人使用一个“又”字,就已经表明了年年探梅、年年恨晚的心情。当然,只有对自己倾慕与钟爱的人和事,才能发出相见恨晚的感慨。可见词人一生爱梅、年年赏梅、不断写梅、咏梅喻人的雅兴和情致。

    “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几句,言明了词人赏梅的地点与环境,描写了远眺近俯的自然风景,也刻画出了词人恬淡闲雅的心境。“江楼楚馆”意指江南的亭台楼阁。词人伫立于吴楚之地的江楼水榭,俯瞰梅苑群芳竞秀、芬香四溢;远眺江上白云悠悠、碧水东流。在这白昼渐长的乍暖还寒时节,置身于翠帘低卷的画楼上,倚栏望远,情思悠扬。整个上片,词人给我们构建了一个景美人闲的意境,而“清昼永”的“永”字,则为下文埋下了不着痕迹的伏笔。“永”字里面既包含有“漫长”之意,也蕴含着光阴虚掷、愁苦恨长、落寞空虚之惆怅。

    下片首起三句“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描写的是亲朋欢聚、杯盏交错、举杯痛饮、引吭高歌之场景。“水流云断”之语,足见当时对酒当歌、击缶而歌、群情激越、响彻云霄之壮观场面。不过,歌声渐停之时,词人的情绪急转而下、渐趋低沉,而笔触也陡然荡开,画面切回到赏梅的现场“南枝可插,更须频剪”南枝的梅花可以用来插花、簪鬓了,趁着花色正妍、花香正浓的时候,还是多采摘一些吧,让疏影横斜的冷峻风骨和暗香浮动的芳姿佳韵更多、更长地留在人间、留在我们身边。下片的上半部分,给我们一种“对酒当歌,为欢几何”的苍凉无奈之感,而下半部分又给我们一种“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悲戚落寞之感。而结拍的“莫待西楼,数声羌管”则起着进一步补足上文的作用:切莫等到西楼的羌管吹响,那一曲凄婉的梅花落,会让花容失色、梅蕊凋零、魂销香断的!至此,在以上的诸多渲染和铺叙之后,这才落下点睛之笔。警策之语,在结句脱颖而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