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岳欣又在宇文明一行人赶来的头一天,在城内搭建了一些帐蓬,让一些无业游民,地痞闲汉带着全家人住了进去。又将朝廷拨付下来的救灾粮食,在帐蓬旁边设置了个粥棚,为这些“灾民”煮粥施舍。
而他自己,则亲自领着长史、主簿等城内官员,带着一批衙役,在汾河大堤上扎下了大营,堂而皇之地住了进去,显出一副吃住在救灾第一线,以大堤为家,誓与大堤共存亡的清官形象。
当然,医疗卫生也是必须要重视的,听说这位宇文大人曾经扑灭过辽东军中的瘟疫,想必对大灾之后会否发生瘟疫十分关注,岳欣可不想在这些事情上阴沟翻船。于是,将城中的郎中大夫全部组织起来,将诊所开在了难民营房旁边。并挂起了全天十二个时辰均接受灾民看病的布幅。
为了显示自己勤政爱民,深得灾民爱戴。岳欣还专门组织了城中的一批文人,以灾民的口吻和名义,写了不少“爱民如子”、“清正廉洁”、“再生父母”的锦旗、牌匾,放在武安郡衙门口显眼的位置。以让钦差大臣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卓有成效,是多么的得民众拥护。
当大业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宇文明进入武安城后,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焕然一新,朝气蓬勃的景象。
武安太守岳欣率领城中的商绅和官吏,将宇文明一行人,热情洋溢地迎到城中府衙旁边的一间幽静小宅院住下,神态恭敬之极。
随后,他便开始向宇文明汇报武安的救灾工作。
岳欣拿着一大叠文书和资料,慷慨激昂,一身正气地说道:“宇文大人,武安地处汾河和沂水交汇之处,地势平缓。一月前,河东地区暴雨倾盆,我武安郡也受波及,汾河堤坝决口十之七八。在灾情发生之后,下官以朝廷的救灾旨意为准则,以陛下的指示为宗旨,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救灾措施,力争做到以民为本,共创和谐社会……”
说到这里,他喝了一口茶,然后接着说道:“于是,下官便立即带领武安的衙役,组织本地的民众、商绅开始抗洪救灾,治病防疫等各项工作,并对武安的灾民均作了妥善安置。下官和武安长史宋大人,及城内衙役、郡兵,皆吃住在汾河大堤上,每天十二个时辰皆不离开,日夜看守,以防洪水再度决堤。同时,我还吩咐,将官仓全部打开,分发出了库存的所有粮食,以满足灾民的需求,虽然官仓是空了,但却保证了灾民衣食无忧,武安没有因水灾饿死一个人,并作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坐在他旁边的长史宋老生亦是声情并茂地说道:“洪水无情人有情,大灾之后有大爱!我等身为武安百姓的父母官,当以解决百姓之疾苦为己任,急百姓之所急,思百姓之所思,下官与岳大人一直以来,皆竭尽全力,为朝廷分忧,为大隋尽忠职守,忠于皇上,忠于朝廷!我等深知,为百姓排忧解难乃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此才能报效皇上,造福武安父老乡亲……”
宇文明和房玄龄在听取了岳欣和宋老生的汇报之后,亦是十分惊讶,毕竟能吃住在大堤上的郡守一级官员还是不多。当然,以他们的城府,自然不会光听汇报就全信了。自然还要到城内外各处转转,看看是否真是这样。而且,李秀宁之前也作了相应的警告,这让宇文明更是不敢相信。毕竟李秀宁是不太可能骗自己的。
岳欣自然是满口答应,并热情地表示可以陪同一起。
宇文明便婉言谢绝了,称他的工作很忙,不好担搁,说自己一行人四下走走便是。
岳欣心中甚有把握,又知宇文明不是个耳根软,被人三言两语就打动的钦差大臣。也就没有再坚持陪同了。
宇文明和房玄龄在城内和城外附近转悠了一天,见灾民们均住在统一配发的帆布帐蓬里,卫生条件还不错。穿得虽然不太好,但也算干净整洁,虽然大多数人的气色不是太好,可是瞅着还算精神。他们看见朝廷官员来了,均自发地组织起来,列队欢迎,显得十分热情。
宇文明安慰了他们几句,表示朝廷将会加大力度,继续赈灾。这些灾民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随后,房玄龄便向这些灾民们打听武安官府救灾的情况。
结果让他很惊讶的是:这些“灾民”对岳欣大人可是由衷的爱戴和歌颂,大有其是自己再生父母的意思。将这位岳大人捧到了爱民如子,举世无双的难得好官份上。
这让一旁听着的其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