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两人都信任相伟荣的眼光:没眼光,能带这么多美金回来?
这时邓国伟问道:“对了班长,你真要买外滩那些房子?
那买下来后怎么用?”
有些想不明白,老洋房再大也能住,在沪上不怕房子大,就怕房子小,但那些外滩大楼买了后,难道锁起大门楼上养麻雀?
没想,回答的倒简单。
“出租呀,要是买得下来就暂时租出去,我看这两年就有不少外资机构会进驻沪上。
他们大部分暂时不会买沪上的不动产,但总得有办公的地方,先租给他们。
要是没外资,沪上本地的公家单位也成,租金低点无所谓,就当帮我看几年房子。
沪上将来会有大发展的,别说重现远东第一大都市的繁荣,将来成为世界第一都市区都有很大可能,到时候外滩那一条线的房子可就成宝贝喽!
还有,如果这次只是能买上个一两幢,我估计用不了多久,我自己都得用。
在美国我马上要注册几家公司,一两年内就会同国内有不少生意要做,驻国内的机构也得有个办公的地方不是。”
远景展望,这两位就算不能完全听懂,这听着也貌似很有道理。
这边也就瞅了瞅,这就前去外滩,车子速度慢得可以。
今儿个国庆,到处都是人,干脆半道上就把车子停进个单位的院子,走了几百米才到那座外貌大楼,一群人就当游客了。
这一路说着话,听着几个本地土著的介绍,也搞明白了那座大楼的由来。
造它的怡和洋行最早在香江成立,一百年前的时候,怡和洋行不仅在沪上,甚至在世界上都享有“洋行之王”的美称,实力雄厚。
至于这会外滩上这座六层怡和洋行大楼,是1920年第四次翻造的产物,建筑面积达到了14300平方米。
1922年建成,外观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内里是结实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全幢大楼外墙全部采用花岗石垒砌,一、二层花岗石粗凿,这也是沪上早期大楼建筑的流行做法,看着非常有特色。
大门进口处用石阶,包铜大门,三至五层的中部贯以四根大理石科林斯式圆柱,柱间为阳台及石栏杆。
二楼中央还有石雕羊头装饰,因为六楼的檐口较宽,站在外滩看还以为是五层建筑。
1955年开始,这座大楼由沪上的房管局管理,归外贸局和其下属单位使用。
这会外贸局就在打报告,想在上头加盖两层,以缓解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
“这要是一加盖,整座大楼上半部的风格都会变掉,怪可惜的。”
站在外滩看楼房,心里想着,貌似自己如果能买下这,还算是做好事了。
这会沪上市政府还没把沪上的一大堆优秀近代建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外滩这些。
买,是最好的机会。
保护?
顺带而已,自己没那么好心。
如果这房子已经被改建,自己的兴趣倒会小很多。
买东西,那就要原汁原味,就算改,那也得按着自己的喜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