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上限的天花板,不好突破,就会寻求横向拓展。
作为传统航运业的地头蛇,从事陆上物流以及不动产开发,有着天然的优势,人和钱都不缺,只要找准时机,切入商业地产开发领域,运营能力过关,就不存在赔钱的风险,赚多赚少的问题。
『越有钱,赚钱就越容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古人诚不欺我啊;
正想着的时候,传来了李萱的声音,新买的衣服试穿后,背后拉链解不开,让金尚去帮忙看看。
关掉电视机,金尚嘴里哼着小曲,美滋滋地向着盥洗室走去。
……
第二天上午,金尚将试印的几十本《三国演义》小说领回来,让郑良知带人送给一些人看看。
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才能知道。
金尚本人则叫上骆洋和梅逢春,还有录音棚的张骞张老板一起去赴宴。
不到一周的时间,南大彪带着戴义琴跑了五六个大城市,赶了十几场公开宣传活动,今天早上才回到京城。
虽然辛苦,但是收获也很大。
上次因故推迟的庆功宴,这次终于没再出幺蛾子。
包了个酒楼,大宴宾客的南家兄弟这次可是出尽了风头。
外面热热闹闹,金尚和梅逢春等几个熟人则找了个僻静的角落,一起聚一聚说会话。
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金尚还以为梅逢春会有些不自在,没想到,她的表现还挺得体的。
附近都是打过交道的人,也没显得拘谨。
“我只是不喜欢这种觥筹交错的场景,又不是真的反感到敬而远之。”
梅逢春给自己倒了杯果汁,喝了几口润润嗓子,
“二伯也经常有这种应酬,我去过几次,没啥意思1
“咱们都是捧场的工具人,今天的主角是南大彪和戴义琴1
金尚十分有自知之明地说道,
“好吃好喝,混个脸熟就完事了。”
台前的风光,都归于戴义琴,幕后制作人很少有大红大紫的,除了圈内人,基本没多少人认识。
梅逢春奇怪地看了金尚一眼:
“我还以为你会嗜酒如命,怎么也点了橙汁?”
“我可不像你,已经放假了,想干啥干啥。现在可是上班时间,待会还要回去办公的。”
“老板也要到点打卡上班吗?”
“一般不用!但是,以身作则懂不懂?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老板带了头,员工有劲头。员工没领导,肯定干不好,不是做得少,就是下班早!就算是躲办公室打游戏,看小说,都要让人知道,老板也是跟大家一起在忙。”
“妥妥资本家的嘴脸!你跟二伯应该有共同的话题可聊……”
“不说我了,你的歌唱得怎么样?”
“你就放心吧,只要我想,就没有不成的。你要是要求少一点,早就结束了。”
“期待你到时候的表现。”
梅逢春有把握自然最好,尽快录音完毕,后期制作和宣传时间也充裕一点。
说着的金尚透过门窗,看到了一个个盛装捧场的年轻男女。
“南家兄弟居然这么有派头的?”
骆洋笑道:
“以前没有,现在嘛……不好说。这一行所谓的人情都是虚的,捧高踩低是常态。所以,才会以熟人和利益关系结成小圈子共进退。”
本质上,这就跟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招揽各路好汉“干大事”是差不多的道理。
戴义琴就是金字招牌,南家兄弟慧眼识珠,有能耐将糊了的过气明星捧红,业界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捧其臭脚。
以前好歹还披着文化和艺术的皮,现在人心不古,一切向钱看,也就不讲吃相难不难看了。
“那咱们这块‘山头’叫什么圈,‘京圈’、‘北圈’还是呼啦圈?”
坐在身边的梅逢春没好气地回应道:
“听着就不太正经的样子,拉帮结派,就跟山大王准备去打家劫舍一样。”
闻言的骆洋笑了笑,没有直接搭话,而是琢磨了一会,换个话题说道:
“所谓的‘北圈’大概指的是东北那一拨人,‘京圈’则另有其人,是大院子弟们呼朋唤友的圈子,和咱们不是一批人。”
“等等,说起大院子弟,南家兄弟和我,勉强都算的吧?”
金尚有些疑惑地问道,
“虽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好歹祖上也阔过,怎么没人带咱们玩?”
“恕我冒昧……”
一直默不作声,脸上挂着浅笑,听大家闲聊的张骞插话道,
“咱们和那些吆五喝六的大院子弟,还是有点不同的。真想要跟他们一起玩,您得表示表示……”
“明白了1
就是没有拜山头,没有纳投名状,就不算真心入伙。
“入了伙,就要排座次,看哪个好汉当老大,谁吃肉,谁喝汤。”
金家父子就不提了,老金还偶尔出席一些活动,小金压根就不搭理那些莫名其妙的人。
南家兄弟虽然在京城人脉甚广,可惜家教甚严,当了几年纨绔子弟,大彪就送去部队锻炼了,小彪干什么不知道,据说也老实了好几年。
狐朋狗友这种存在,一段时间不来往,基本就疏远了。
南家老爷子估计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不想让自家子弟交友不慎,误入歧途,才做了这样的安排。
张骞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小金虽然年轻,懂得倒是不少。”
严格说起来,南家兄弟、金尚和戴义琴等人,还算不得什么圈子,只是在乌烟瘴气的业界努力求存,报团取暖而已,
几人正在闲聊的时候,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说啥咧,这么热闹?”
金尚抬起头,就看到脸上略带着疲惫之色的戴义琴与南大龙走了过来。
明显黑了许多的小彪打量了一下围着小桌子瞎侃的几人。
“哟,都是熟人,躲在这偷懒,也不出来露个脸,咱们在外面都跑断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