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放在沧州我没有意见,但是九九、茹君和前进都参与进去,我们不可能再有多余的精力去从事别的行业了。”
林小冬道:“这个我知道,不过我还没想好怎么办。”
柳清漪道:“不能让茹姐闲着呢,我们忙得焦头烂额,她在国外舒服呢,这事她也不能抽身事外。”
当晚,林小冬便打了电话给远在美国的沈碧茹,听了林小冬的介绍,沈碧茹也有些意外:“这个可是大动作哦,我觉得吧,你们把事情的难度考虑得有些简单了。”
沈碧茹例举了几个问题,一个是人才的问题。像这么大的一个行业,仅仅依靠老维头的一个团队,恐怕不现实,而且这不像股市,捞一把就走,干的是长期的行当,否则投入那么多资金进去就显得没有意义了。所以,必须要有储备方面的人才。二就是工人的问题。招工倒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关键问题是这是技术活,可不是民间缝几个玩具、钉几个皮球,所以需要大批量地技术类工人支持才行。
面对这两个问题,林小冬不是没想过,不过他不是主要的投资方,确实不想考虑得太多。
商议了半天,沈碧茹提出了解决方案,关于人才和工人这两个方面,高轩那一方肯定会有所支持,这个项目要想获得成功,国家的力量就必须要借助,所以前期国家肯定会以另外一种方式予以支持,但这个势必不能长久,所以为了日后的长期需要,沈碧茹提出,人才方面由她来想办法,至于工人方面,九九教育集团那边恐怕也得做相应的准备,不能仅限于义务教育了,而要把行业进行拓展,向专业型的人才方向发展了,最好是在大飞机制造技术方面开办对口的专业型教育,从而大批量地输出相关的技术型工人。这样既可以解决工人技术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扩大教育集团的规模。
这个方案得到了认可,柳清漪当即便开始着手考虑这个计划。
林小冬问沈碧茹关于人才方面的难题如何破解,沈碧茹嘿嘿一笑,给了林小冬一个字,那就是:挖。
怎么挖沈碧茹没有说,不过林小冬却是吓了一跳,目前世界两大飞机公司,一个是美国的波音,一个是法国的空客,近水楼台,波音是沈碧茹的主要目标,想到从波音公司挖人,林小冬真有些不敢想像,不过要真是猎头成功了,那国内的这个大飞机行业将会发展成怎样,真是不可想像,令人期待。
沈碧茹出国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虽然勤于电话联系,但终是比见面差了许多,当着柳清漪的面林小冬不方便说,此时却是有些情难自己,低声问沈碧茹什么时候能回来一趟。
沈碧茹沉默着,模棱两可地说再说吧,其实她也很想回来一趟,老爷子走的时候她能都没能去送送,实是她一生之憾。
林小冬没有强求,这回来一趟也没有多难,只是回来之后,他们之间也未必能有机会深入,所以只是这么一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