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而沈璟的吴江派讲究“声律论”和“本色”,声律是为了所创作剧本可以上台演唱,而“本色”就是语言通俗自然,百姓怎么说话就怎么写,完全不去追求辞藻雕饰,作品就像是后世的乡土文学,贵在真实俚俗。 以超脱时代的眼光来看,两派的追求本来就不相同,各有所长,都是开创了戏曲发展的新路,其实没有什么争的必要。
至于对后世的影响,汤显祖一派对文学的影响更大,而沈璟一派的创作思路主要影响在民间戏曲的发展上。
王文龙笑道:“我看的剧本不多,倒是对宁庵先生的音韵学造诣佩服不已,我在海外学习时家看了不少宁庵先生的书籍自己也有所感悟,我当时还以此编了一套律学启蒙的书。”
“嗯。”沈璟并不相信王文龙没看过他的剧本,只道王文龙是不想参与两派竞争。
不过王文龙说起音韵学沈璟却起了兴趣:“是什么书?建阳可为大伙说说。”
他突然发觉这小子颇为滑头,如果说出的东西不好,他就要生气了。
王文龙笑道“我当时想把平水韵的平声三十韵都写成对子,既能练习平仄格律,又让开蒙学童熟悉平水韵的用法。编出来是这样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均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沈璟不是喜欢声律吗?王文龙直接拿出《声律启蒙》。
清代的音韵学水平可是不低,而《声律启蒙》更是清代最优秀的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流传几百年,到后世还能成为幼儿园里头教小孩识字的开蒙书,自然是音韵书中的顶尖作品。
王文龙一念出来果然让在场诸位听的眼睛发亮。
沈璟闭目思索回味,良久之后怒气全消,反而点头道:“这书写的工整。”
清朝人在音律学上的研究水平很高,《声律启蒙》简直可称为节奏工整的典范,就没有一句对子是不押韵或者是失仄的。
音韵学家陈第也是点头道:“朗朗上口,若为儿童启蒙之书再合适不过。”
徐兴公则是品味之后称赞:“建阳此作更难得在于文采斐然。建阳可有考虑将这文稿写成新书?”
王文龙笑道:“若是有书商想要刊印我倒可以把稿子写出来。”
众人瞬间捧场:“这太好了。”
“介时一定要淘换一本。”
今天来参加酒会的都是名士,哪怕自己写诗不行鉴赏水平也是到家的,听了几句就知道《声律启蒙》的水平。
沈璟作品讲究音律,文采却不好,汤显祖作品讲究文采,却不合乎平仄音律,王文龙念出来的《声律启蒙》却是将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
别看只是一本启蒙读物,但是其中引用大量对子都是极好的绝对,文学性和思想性都非常高,一读之下有隽永的余味。
见王文龙念了几段《声律启蒙》就把尴尬的气氛给缓解,徐学聚也是颇为高兴。
他看向沈璟自得笑道:“建阳文采如何?”
沈璟醉眼看着王文龙,半天后突然问:“建阳如今可曾婚配?我家中有一侄女,容貌端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