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0、打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程启摸摸自己光滑了不少的脸皮, 咧开嘴, 呵呵地笑。

    那天不过照了个面,短短说了几句话,她就留意到他脸上被晒伤, 第二天就让程六给他送来一盆叶子肥肥称做芦荟的草,教他早晚两次挤出叶子的汁涂在脸上手上。

    不象他妹妹, 特地跑回来看他,缠着说了半天话, 也没发觉他脸上有伤, 倒是等他的晒伤好了,看出他的皮肤嫩了白了,磨着问明缘故, 向他讨要芦荟不成, 狠狠掐去了好几片叶子。

    程启从小到大,不知被妹子抢去磨去多少东西, 第一次心疼了。

    从第一次偶遇, 程启心底就埋下一个蠢蠢欲动的种子,可越想越觉得没指望,克制着,压抑着,只希望能像现在这样和睦相处, 留在互相看得见的地方。是小强那声“爹”唤醒了那颗种子,使之突然膨胀发芽长大。

    程启想要有一天,指着小强大大方方对人说:“这是我儿子。”想要成为小强名副其实的爹, 而不是“干爹”之类。想要与小强的娘长相厮守,白头到老。

    对张歆的脾气,他有所了解。倘若选的时机不对,话说得不合适,惹她恼怒,叫她两难,弄不好生意也要散伙,朋友也没得作。机会很可能只有一次,他需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务求一举成功。

    偏偏程启从来不是机灵会道的人,甚至可算反映偏慢,生怕走漏消息,传扬开,坏了张歆名声,又不敢找人商量咨询,只能私下发愁。

    正好,该下南洋了。一路在海上,无事时正好慢慢想,仔细作个计划。

    出发前,程启很小心克制,甚至不敢再见小强,生怕落下个蛛丝马迹的。往后几个月,他不在泉州,万一出点什么事,让张歆或者他娘心里有了芥蒂,可是连圆转的机会都没有。

    离岸时还没那个想法,到了海上才意识到他每年要出一趟南洋,中间还要松江广州台湾等地跑,在泉州的时间少,还断断续续的,这在往日躲他娘唠叨躲清静,是好的,要追老婆,可是大大不利。那么多人的生机财富压在他的船上,不跑是不行的,可好好安排一番,可以做到明年不必亲自跑。这样,回去后,大约一年半可以呆在泉州,徐徐图谋。

    听说烈女怕缠郎,程启脸皮虽厚,还做不出对女人死缠烂打的事,料想那种招数对张歆也是无用。然而,留在泉州,才能时不时在她面前晃悠,才能经常与小强亲近,才能眼观四路,找准机会。

    有些关系必须他自己处理,明年他不亲来,今年就更需把一切料理妥当。这趟在外面呆得时间会长,预先没同家里打招呼,怕惹家人担心,程启遇到第一个返航的熟人,就托他带信回家,说明情况。

    不想那艘船半路出故障,就近找了个岛屿停泊,工具材料不凑手,花了两个月,才勉强修好,重新起锚,一路走走停停。程启都回到台湾了,那船才到广州。

    家人没收到信,见他逾期不归,胡思乱想,种种担忧自不必说。好容易盼到他回来,那份欢喜也不必说。他娘一向少在人前流露感情的,都扑上来抱住他流泪,搞得程启心里酸酸的,觉得自己不孝,决定要满足母亲的心愿,让她有个顺心愉快的晚年。

    程启决心孝敬母亲,却不包括顺从母亲的心意娶老婆。事实上,早在认识张歆之前,他就觉得他娘挑媳妇的眼光有问题。弟媳很好,可不是娘挑的,而是弟弟青梅竹马,从小看上的。他娶过两个,都是他娘看好的,结果却是不堪。

    事不过三。这一回,程启无论如何要娶一个对自己心意的女子,遇不上,没缘份,宁愿不娶。

    老天对他不错,把张歆送进了他的生活。他喜欢她,认定了她,也相信她才是真正符合母亲期望的长媳,能够撑起一个家,分担母亲辛苦。只要母亲能够不带偏见地认真看待张歆,平心静气地去了解她,就一定会接受她。

    麻烦的是张歆的心思。孤枕难眠的夜晚,程启躺在狭小的船舱里,翻来覆去,把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回忆了一遍又一遍,把记得的每个细节都拿出来掂量过了,到最后也拿不准在张歆心里他有多大分量,甚至,有没有分量。

    靠港,回家,略略安慰母亲的思念,来不及多细说,听说她这日在酒楼对帐,程启匆匆换身衣裳,找借口出门,就想去见张歆。哪怕只是照一面,只是听她说句话,也是好的。

    听见她匆匆下楼的脚步,看见她毫不掩饰的喜悦庆幸,程启安心了,欢喜得嘴角差点咧到耳根。收到芦荟,感受到她的关心,程启得到莫大鼓舞。不敢妄想张歆对他有意,可至少,她已经把他当作朋友,而不仅仅是生意的东家了。

    张歆对家人极好。她真心认可的朋友怕是不多,她对这些朋友也是极好的。

    他在张歆心里已经有了“朋友”的分量,再有几个机会,更进一步,不是不可能的。

    程启按捺住心中涌起的骚动,告诫自己心急吃不了热包子,前途困难和阻力远比希望要大,欲速则不达,沉住气,步步为营。

    这趟是张歆请程启过来商议事务。先前程启找来的本地厨子老赵请辞。

    单单一个厨子请辞,本没什么要紧。老赵年过半百,作了三十多年厨子,真论厨艺,还未必能比遇到张歆前的顾实强。当初请他来,不过照顾本地食客的口味习惯。宴席上有些定例的菜式,顾实应付不来。

    随后,福寿阁成名。有些菜式原属淮扬菜北方菜,利用本地食材,照顾本地人习惯,经过改良,本地人吃着新奇,不排斥。有些根本是后世闽菜潮汕菜两系的名菜,源出当地,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那些正宗的江南菜北方小点,得到北方来的官员官眷垂青,也不乏市场。

    老赵和他的传统菜式的存在,一是照顾宴会需要,二来显得周到,于创收少有贡献。走了老赵,另找一个,也就是了。甚至不找,强令阿松顶上,也未必扛不住。

    问题是,老赵辞了这边,是要投往程启的前大舅子旧敌人朱家老二的客如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