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中国几千年来战争不断,军事谋略博大精深。作为充满智慧的东方军事史上,从来都不是以尸山血海的战斗为最高追求。其军事上的追求已经从胜利而上升到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追求。
战争充满了杀戮和血腥,可是在伟大的军事家而言,却充满了艺术,那不仅仅是暴力,而是双方领导和和指挥官智慧谋略的对抗,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对决,双方都在寻找对方的破绽,如果其中一人露出破绽,就像对方的武器已经指在你的死穴,不想死只有退。
战略是基于客观情况而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斗争策略。它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以少胜多,以弱制强,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方法。运用谋略,重在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制定战略强调深谋远虑,尊重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多谋善断,料敌定谋,灵活多变,高敌一筹,以智谋取胜。
东北亚战争中,日俄中了中方的“苦肉计”而导致主力被围,就已经处于非常恶劣的战略环境,接着中方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连削带打,俄军节节溃退,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更要命的是徐树铮的雷霆一击,如神来之笔,把俄军*向死地。
在伊万诺夫看来俄军已经不再是追求胜利的问题,而是怎么求生的问题,远东的全面沦陷已经不可避免。
于是伊万诺夫在最初的几乎奔溃后,很快清醒了过来,直接封锁消息,勒令一部在赤塔一点节节阻击,而他却立即率领主力,直接乘坐火车直扑上乌金斯克。
“将军,您怎么来了?”尼奥克对突然率领主力到来的伊万诺夫惊讶万分。
伊万诺夫阴沉着脸道:“赤塔坚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帝国短期内不可能有太多兵力增援远东,而中国人在蒙古的第七集团军随时可能北上贝加尔,如果他们抵达,援军是不可能攻克伊尔库茨克天险的,我们就是坚守,那也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而已。”
尼奥克皱眉道:“将军的意思是我们打回去?可是中国北洋名将徐树铮率领数万部队堵在西部,我们要强攻打通陆上通道的话,很难。他们拥有大量的机枪,也是因为这样我们骑兵出击才会惨败。”
伊万诺夫摇头道:“不,我们不进攻那里,我们进攻码头。”
伊万诺夫不是不想打通陆上通道,而是那样做没有任何意义,要知道从上乌金斯克到伊尔库茨克有两百多公里地,要是陆上步兵行军,就算凭老命的跑也要最少两天,可中国军队增援伊尔库茨克乘船过去,只要几个小时,还没等他们跑到,对方在伊尔库茨克已经大军集结,甚至设置好工事阵地等着他们。
反之,如果他们占领码头全力发动进攻,可能在伊尔库茨克登陆。如果再同时要求西部的部队向伊尔库茨克夹击,那么他们夺回伊尔库茨克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当然唯一忧虑的是,中国徐树铮部几乎是骑兵,他们从陆上增援伊尔库茨克的速度同样极快,要是不惜跑死马的话,甚至一天就可以抵达。蒙古马就是那种怪物,虽然顿河马远比蒙古马速度快,可是耐力却完全不能和蒙古马相比,顿河马一次快跑可以跑百来公里,可是马力却耗尽,没有精良的资源喂养,短时间就难以持续。可蒙古马不同,它们矮小却吃苦耐劳,跑得不是最快的却耐力悠长,就是吃草都能连续多天保持战斗力。当年蒙古骑兵就是靠蒙古骑射一人双骑横扫半个欧洲,耗死了不计其数的欧洲国家骑兵队伍。别的马无法一日奔袭两三百公里,可是蒙古马却绝对可以,当年蒙古骑兵一日进军几百公里的事情就没少干。
伊万诺夫不得不拼,远东形势已经回天乏术,他不希望连中西伯利亚都沦陷在中国的铁蹄之下。现在时间就是生命,伊万诺夫想夺回伊尔库茨克就必须乘中方立足未稳之际,而中国西南军的第七集团军正在快速向贝加尔方面前进,一旦这十几万大军抵达,那就真正再无办法,中国很快就可以继续调集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那时候想夺取伊尔库茨克简直比登天还难。
尼奥克道:“什么时候开始进攻?”
伊万诺夫有些焦急地道:“越快越好......。”
————————————————相比上乌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