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外交方面的平静,英德两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商业竞争却是风起云涌,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不断高涨。**** .2W.
在1910年前后,全世界最大宗的工业品依然是纺织品,包括棉麻纱,布匹,羊毛纱,毛线以及成衣等。随着日本的崛起,不仅英国本土生产的纺织品彻底失去了远东市场,就是廉价的印度货也不断被赶出中国市场。
到191年,在中国销售的棉纱有50%来自日本或者日资在中国开设的工厂,前者主要由三井国际贸易部垄断经营,后者的代表性公司则是大阪内外棉纱公司。内外棉在上海,青岛和汉口共开设9家工厂,控制了中国市场0%左右的棉纱产量,规模大大超越了英国同行。
1900年-1910年间,受益于全球白银贬值,中国经济呈现出输入性通胀,资产价格走高,老百姓普遍感到“钱好挣了”。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商人在一个世纪以前的预言终于成为了现实——“当每个中国人每年都做一套新衣服,那么四万万人的需求会是怎样的一个天文数字?”
到191年,日本在中国棉纱市场的份额扩大了八倍达到50%,美国扩大了一倍达到1%,中国民族工业增长了两倍达到8%。同期,印度产纱线的市场份额急转直下,从鼎盛时期的50%下降到不足10%。
虽然德国并未直接参与远东的棉纱大战,不过德华银行在资金方面给于日资企业很大的支持。仅内外棉一家就从德华银行获得1500万银元的季节性贷款,这使得纱厂可以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大规模收储原棉。
由于季节性贷款大大拉低了银行整体的资金利用效率,所以德华银行给于日本纱厂的平价贷款是相当于打了不折扣的。
当然,好处不是白给的,来自萨克森的纺织机械逐渐成为日本纺织企业的标准装备,这也使得德国工业界普遍乐于见到日本在纺织品行业的崛起。既然自己没有能力,那就想办法从中分一杯羹吧。
日德两国资本联手对英国纺织业打出了“戴维斯双击”,英国方面不仅棉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大大降低,作为纺织工业根基的纺织机械也遭受重创,就连其几百年来固有的高端市场也不断受到德国同类产品的冲击。
一直以来。纺织工业都是推动联合王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其傲世全球的重要资本之一。
到1910年前后,英国纺织品在帝国以外地区的销售已经下降到巅峰时期的不足三分之一,考虑到人口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自然增长因素,其下降幅度可能超过80%。在欧洲大陆。德国西里西亚和比邻的波兰西部地区成为全欧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同时受益于非洲铁路的建成。产自中非地区的棉花经过海铁联运进入奥地利滨海省份,结合当地廉价的人工,克罗地亚一跃成为南欧地区新的纺织工业中心。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期,美国纺织业也在飞速发展,依靠廉价的原料,美国纺织品在世界各地都以货真价实而备受称道,由于受到关税保护,美国纺织品难以进入欧洲和英国本土,但是在加拿大,阿根廷以及远东地区,手感厚实的美国棉布即使花形和柔软度不如英国货,但却牢牢把控了中低端市场。
贸易方面的摩擦虽然并未成为英德两国外交的障碍,但是却增加了两国民间相互敌视的氛围。两国舆论的敌对情绪不断酝酿和加强。
纵观全部工业领域,除了化学和电气两个新兴行业英国早已大大落后外,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和诸多原材料领域德国商品都对英国产品发起了强力挑战。
两国实业界在诸如煤炭市场划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原材料配额方面进行了无休止的争吵。不过再怎么争吵,到底都是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问题,和当今美欧之间的贸易争端一个鸟样,拿出一个对得住良心的妥协方案也就马马虎虎过去了。
毕竟工业不是大英帝国的全部。
伦敦依然是整个西半球的贸易中心,全部的大宗货物的洲际运输的终到港口都是伦敦,德国在航运和金融业上的积蓄和底蕴跟光荣的日不落帝国比起来还显得相当幼稚。
英镑依然是洲际间唯一通行的硬通货,以具有代表性的亚洲的中国,和美洲的美国为例,德国贸易商75%的账目结算都要依附于英镑,这其中固然有德国银行自身的原因——不愿牺牲当期利润在海外扩大分支机构。但更重要的是,英镑的高息和通用性使得即使德国的贸易商也乐于以英镑而非马克作为结算货币。
在金本位时代,全球普遍存款利息很低的情况下,英国的平均存贷款款利息比德国要高1%(这有类似后世旁氏骗局的味道但伦敦金融家玩的就是这么高端,法兰克福和华尔街的泥腿子一时半会还真无法撼动英镑的王者地位,除非英镑信用的基础——英国崩盘了。),
在流动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英国银行每1个英镑可以放款六次,相当于6个英镑,而德国同行的效率只有前者的一半。只要金融业还属于自由贸易的范畴,那么英国银行的优势几乎就能一直保持下去。
不过,英国金融业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却也苦了其国内的制造业。到1910年前后,德国工人的薪资已经达到了英国的80%,虽然依然具备劳动力的优势,但已不明显。而以英国具备的经济地理优势,这薪资的差距放到一件普通商品中成本中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但是。英镑长期的高息吸储,使得英国实业界的资金成本比德国同行高出三分之一,在很多资金密集型高竞争行业,贷款利率的变动对项目盈利与否起着决定性意义。
英国的政治家自然清楚其中的猫腻,但金融业是英国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无论作为洲际贸易中心的伦敦,还是作为国际通行获得英镑,英国政府都从中获益匪浅。
现在问题来了,采用怎样的手段。英国既能保持英镑的强势地位。又能提振工业发展?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减税。
但税收是维系政府运转的根本,哪能减就减呢?而且英国可以减,德国就不能减吗?
所以。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减税。而是提高英国政府效率。或者降低德国的政府效率。
假如德国国内贪污**横行,官僚主义严重,而英国却保持清廉。那么英国企业的营运成本就能显示出比较优势,并最终在价格战中击败德国对手。
可惜,威廉治下的政府即使还有各式的大贵族,但国家的运行成本却不会高于同样是代议制民主的英国。(其中原因很复杂,其中较高的道德水准或者契约精神是主要原因。举个例子,毛国最近跨就跨了,石油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到底还是政府效率竞争不过西方社会。道德这东西建立起来很慢,但毁起来很快,毛国赤化了近一个世纪,哪里是那么容易一朝变好的,不过人家好歹也代议了。所以,卢布崩盘国内却没有大乱。)
所以,绕来绕去,这一问题都是无解的,也可以德国取代英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工业霸主进而成为真正的强权只不是时间的问题,至少威廉自己这么看。
不过,虽然普通手段无法解决,但还有战争的终极手段,既然竞争不过,那就只能动刀子明抢了。
好在无论英国还是德国都是议会国家,两国的精英阶层一般也不会头脑发热到鼓吹战争的地步,毕竟两国一衣带水,经济上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还足够大,德国人的崛起不是建立在掠夺英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这也是威廉确信战争不是那么容易打起来的原因之一。
但眼下塔列朗找上门来,虽然谎话一大篇,但趁着他人还没走,威廉必须有所行动,因为如果不想马上开战,那么这几乎是最后拉住法国的机会了,决断在此一举。
这么重大的决策,威廉自然不能再一意孤行了,好在首相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