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试想一下,当评委想要投票决定今年奥斯卡的提名电影名单时,是对于一部在好几个月前上映的影片印象深刻呢,还是说近期刚刚才进入院线的影片印象深刻呢。
这显然是很好回答的一个抉择问题,而评委们呢,也大多逃不出“喜新厌旧”这四个字所架构的囚笼。
所以再重新进入院线,哪怕数量低一些,没什么观众愿意去看,也都是值得的。本来也就不是放给观众看的,是为了伺候好那群评委老爷。
而且为了低调,点映所用到的影院也是处于偏郊区的那种类型。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限制电影的流行程度咯,谁都知道冲奥影片太过大众化、太过于流行,对于奥斯卡的评选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在这一点上,奥斯卡保守的就像是个存在于上世纪的老古董,它们总是会做出一些反潮流的选择,来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公平与正”。
凯奇-霍维恩深入简出的把整个的运作计划娓娓道来,也是让莱曼对于冲奥片的营销套路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因此对他们的信心更足这么完善的计划,可不像是简单的想想就能做出来的,一定是基于全盘的思考而得出来的。
“我明白了,那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做吧。那么这其中公关的费用,我需要出多少呢?”
奥斯卡吗,没钱别玩这个游戏,这才是现实。
“如果你愿意把《狂怒》的后期线下渠道方面的收益让出一半给我们的话,所有的一切都由我们来负责,不是什么问题。”
过了半天,电话那头的莱曼还是在沉默,凯奇-霍维恩有些惋惜的继续说道:“看来你本人的意愿并不是那么强烈,那么就分开计算吧,运作奥斯卡外语片产生的费用,派拉蒙愿意免费提供渠道方面的资源,但剩下公关评委所需要的花销,则是你承担这其中的大部分,我们caa会从旁协助完成这次的公关行动,如果到最后真的角逐成功,我们还要收取一笔服务费,大约条件会是《三傻大闹宝莱坞》线下渠道收益的三分之一,你的意思呢?”
“谢谢,就这样吧。”
快速的挂掉电话,莱曼颇为惆怅的叹了一口气。
他个人的影响力实在太低了,低到连续成功了两次,合作方欧罗巴影业依旧会有一众高管会质疑他的市场号召力。
自己有差吗?拿自己的心血跟《007》那种流水线形式的电影比?真tm的好讽刺啊。
虽然最后靠着吕克-贝松还是说服了众人跟它打对台,但那不是莱曼想要的。
从那时起,他就在想,该用什么来证明自己呢?
思来想去,直到此刻,他才明白,他履历不够有含金量啊。
而哪里的认可含金量会是最高呢,于美国而言,乃至整个的英语文化圈来看,都是奥斯卡来的最高。
所以明知道自己答应会欠下一个很重的人情,甚至还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公关费用,他还是答应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如果成功,拿到小金人后势必会再度爆发一波市场热潮。
这是很显然易见的事,冲奥电影都是差不多的运作套路来获取利润。米拉麦克斯更是里面的头家,靠着奥斯卡,就能混的风生水起。
可他也还是答应了caa想要瓜分的条件,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他们为你办事,总该是要有所收获的。
这样计算起来,他不止欠下了一个人情债,还要承担大部分的公关费。
当然,凯奇-霍维恩也不是没为他出招,像这样的事,身为电影的发行方欧罗巴影业不需要意思一下吗?
电影如果能拿到小金人,最大的市场反馈无疑也是集中在录像带的收益上面。
赢利点既然是这个,发行方好意思不出公关的费用吗,这可是为了影片好啊,是为了更好的卖出个好成绩。
莱曼当然懂凯奇-霍维恩为他出的主意,也是打了个电话给吕克-贝松。
他一听,自然不无不可,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于欧罗巴影业而言,就算冲奖失败,又能损失多少?有些人想要这个“损失”的机会都没有呢。
于是乎,这一笔公关的费用,双方也是很公平对半承担。
本来,吕克-贝松是想全包下的,也算以示亲近的意思,却被莱曼拒绝了。
他不想于合作之外的关系,再牵扯到什么人情。
因为......已经欠下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