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陶不建窑也是可以的,上辈子就看过一部关于非洲部落的纪录片,有一个部落制陶就是直接把陶器放在火堆上,成功率也是不高,精心制作的硕大陶罐在火堆上炸的跟鞭炮一样,看的唐歌都替他们感到心疼。
虽可以直接在火上烧,但这种方法唐歌绝对不会用。因为他怕部落的人养成惯性。唐歌想建造龙窑其实并不是为了制陶,至于紫砂壶就更扯淡了。建造龙窑是因为他想试试能不能用龙窑的温度进行冶炼和做陶瓷。
真假紫砂壶鉴定里有一项就是铁融。铁融指的是紫砂泥里面铁质没有去除干净,在紫砂烧制过程中紫砂泥里的铁质起了变化,在紫砂壶上显出一个个的黑,甚至有的时候能看到黑爆开的痕迹。紫砂壶鉴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铁融,有了铁融就能证明不管怎么你的壶是经了火烧过的,不是拿化学原料给你侵染出来的颜色。唐歌认为既然在龙窑里铁都能烧融,那么他完全可以试试烧制其他金属。哪怕不能冶炼,也能给陶器上上釉,变成瓷。这个过程温度不够可不行。
青果挥汗如雨的在刨土,唐歌则趁着换手休息的功夫四处观察土层。制陶的土需要细腻,土里不能有杂质。唐歌没有高目的筛子,事实上他连低目数的也没有,只好在土层上想办法。
两个孩子,力气没多少。挖了好半天才挖出来一个不大的坑。放下锄头的青果拍了拍手上,一屁股坐在地上抱怨到:“石头哥,你的那什么陶器,到底要怎么烧啊?咱们挖挖坑就行了?”
唐歌还没歇过劲来,和青果并排坐着安慰他道:“加把劲吧,咱们今天的目标是把灶位挖好。果啊,哥制陶这事谁都不信我,也就你会陪我干活。你是好样的,哥记着呢。你放心吧,我用性命担保,哥一定能制出陶来,到时候你再吃饭,想吃煮的就煮,想吃烤的就烤,我再教你十道八道的好菜,让你天天吃的嘴角流油。”
美食对于青果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他很容易就被唐歌描绘的美好前景收买了,吸了吸嘴角的口水,对唐歌道:“石头哥,你放心把。我一定帮你把这个窑给建好。到时候咱哥俩做出陶来自己用,谁要是笑话过你,咱就一个也不给他。馋死他们。”
唐歌被青果的孩子话给逗笑了。这世道孩子们都早熟,十来岁的人就很懂事了,可再懂事也只是个孩子,想法做法有时候还是脱不了幼稚本色啊。
心情大好的唐歌拉着青果又是一通牛皮,把青果吹得晕晕乎乎了。回过了劲之后,俩人又挥汗如雨的干上了。
把挖出来的土整理成一堆,唐歌和青果就开始和泥。
唐歌想建的竖窑非常简单,就是唐歌在土堆的一侧挖上一个灶位,然后把土堆上面推平,下面掏空,通上火孔试试能不能成。如果灶烧成了,再在土包上盖一个半圆形穹,不需要太大就行。之所以在下面开挖灶位是因为他怕窑垒的太高结构不行而塌掉。
垒窑就用挖出来的泥,但是也不能直接用。按理要加上盐和头发,经过不断捶打,和匀实了制成泥砖,再用同样的泥粘合,一一垒上去。作为一个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窜长大的八零后,唐歌认为自己相比城里娃来是“有生活”的。唐歌家里就有一个地锅,也就是以前的土灶。虽然现如今土灶已经换成了砖灶,贴上了瓷砖,连烧火都从木柴改成煤炭了,可内部依然是要用泥的。唐歌家的土灶名为“自来风”,意思是燃料着之后,火苗像有风吹动一样呼呼地舔着锅底往烟囱方向冒。“自来风”的秘诀很简单,就是用这种泥料在炉膛里做一个巴掌高的火圈。燃料就在圈里燃烧。
如今唐歌手里没有头发,更别盐了。也没人乐意把头发割给他。不过没关系,没头发就用干草。没了这两样无非是寿命短一,泥巴容易脱落而已。相信等陶器烧出来,肯定会有大把的劳力供他驱使的,到时候他一定要建造一个龙窑。
和泥也是力气活,上辈子唐歌就有深切体会了。
首先要把泥里的石头什么的杂物捡出去,按理是要用干泥巴打碎挑拣了用的,可刚下过一场雨,哪儿有地方找干泥巴去。唐歌也没那耐心等了。起来唐歌来这个世界十来天了,可几乎一正事没干,吃够了烤肉的他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自己的伙食问题。而且是越快越好。
草杆加入泥里,拿脚踩匀实了,唐歌便和青果一人一根棍子开始在泥堆上抽打,不停的抽,反复的抽。他要做的不是火圈,而是土窑。用泥量不是一般的大,黏糊糊的泥巴仿佛在拉扯着木棍,每次抬起都得用上很大的力气,没吃早饭的俩人没一会就累得气喘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