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科考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涟忐忑不安,惊惧之色溢于其表,更甚惭羞之色。朱由校默默的看着杨涟,他坐在椅子上失魂落魄,没有了原先那股子刚强劲了。

    时间不早了,朱由校一声咳嗽,对他说:“时间不早了,朕要休息去了,你回去吧!”说完,便不再理他,径直走向东暖阁,杨涟才在冥想之中回过神来,要跪安,朱由校却依然走远。

    杨涟失落的在位置上沮丧了起来,他原本想劝皇帝,却不曾想被他言辞犀利的说的哑口无言,没能反驳一句话。

    这个时候,他才感到这个少年天子的可怕,百官罢朝后他以为年少的皇帝会向群臣妥协,能回到“正统”上来,开创文人们理想状态的盛世,尊孔圣,扬儒学,而非是另类的“西洋学”。

    都察院的官员被撤换了,前首辅方从哲辞官归隐,次辅韩爌称病不出,新进的内阁两位阁臣是“帝党”的人,户部官员基本也是“帝党”的,财政大权都在这些人的手中,其他各部官员是人心惶惶,都怕随时被皇帝刷下去!

    看样子,大明的天真的要变了。

    杨涟还在沉思,一个小太监走到他的身前,俯身小声的说:“杨大人,奴才送您回去?”

    小太监的话惊醒了他,他茫然的抬起头来,看向小太监,只见他的眼神中有一丝的不屑,似乎对他很是厌烦。

    皇帝不喜欢的人,太监也不会待见,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他无奈的轻轻的摇了摇头,“不用了,老夫自己走去”。

    “杨大人,请!”小太监撤去了他的座椅,杨涟无奈的离开皇宫。

    在这夜深人静的地方,他独自走在皇宫的甬道上,他看着这里的每一块砖瓦和辉煌的宫殿,他知道,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再见这里了。

    宫里依稀的有几个宫人匆匆路过,没有一个人正眼瞧他。

    回到家中,杨涟不断的回味着今晚皇帝说的话,这是他第二次与这位少年皇帝这么亲近的接触,这一次他是想通了,皇帝确实比万历、泰昌睿智,他的所做所言,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少年能做的出来,他洞若观火,明晰万物,是千百年来难得的一位明君。他说的不错,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霸业之下必有瑕疵,何必太苛刻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些不也是圣人所言吗?回望自己的一生,博得了清廉的美誉,可对朝廷、对百姓有何益?

    听君之言,真是大彻大悟,已过不惑之年竟不如少年见识,也罢,回家种田也是清闲,再在朝中为官已无脸面。

    杨涟一夜未合眼,第二天,便写了一份辞呈送到内阁,不等批复就回家乡去了。

    杨涟一走,满朝震惊,杨涟是朝中东林党之首,也是唯一的给事中了,他一走,六部十三廊科给事中无人了,也意味着六部无言官,只剩下都察院了。谁都知道,都察院如今早已被刷新了,各党派基本无人在都察院。

    朱由校见杨涟一皱,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这可以说是对“东林党”的一次十分严厉的打击,也趁此机会,他下诏内阁和吏部,废除六部各科给事中,从此各部院不在设给事中一职,言官废除,六部监察之权归于都察院。

    没了言官,超沉闷也不愿意,这意味着从此以后没人敢在纠劾皇帝的过失。在明朝,不是所有的大臣可以随便进言皇帝的过失的,只有各科给事中才有这个权利,而且皇帝也不能随便处置他们,否则会招致舆论的攻击,这是很可怕!自古处置言官都是昏君,所以皇帝们很忌讳。

    以致明朝的皇帝们都十分怕他们,有时候恨的牙痒痒,暗暗的骂道:早晚给你换个地方整治你!

    现在没有言官,大臣们不愿意了,没人监督皇帝那还了得?自古有言官直谏帝王过失,没了言官皇帝就是有错谁还敢说话?大臣们岂不又丢失了一项权力?

    大臣们不愿意了,就连孙承宗也反对裁撤“给事中”。

    朱由校没办法,只得下诏:七品以上官员皆可言帝王过失,这一下子让许多人有了可以说皇帝的不是的机会了,大臣们才高兴的愿意撤销六部十三廊科给事中。

    京察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许多庸碌无为、贪官酷吏、被革职或降级处分,同时,朱由校将东厂密查的六部官员贪腐的小册子拿出来,与革职的官员核对,发现小册子上有名字的立即派人查抄,这样一来,又有数十名官员被查没家财,总数近百万两,所得资产一半充入太仓库,一半入内务府库。

    京察查出这么的钱财,也是朱由校十分欣喜的事,这半年来内廷掏了太多的钱了,也该补补了。

    这次京察为历年之最,官员们都噤若寒蝉,超过半数的官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也不乏逮捕问罪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察逐渐接近了尾声,降职、撤职、逮捕、抄家的不在少数,造成这么多的官员缺失,连候补官员也补充不足。

    为了弥补官员不足,天启元年三月,京城开科取士如期进行。

    另外,户部在侯光远的主持下,除了辽东之外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紧张的进行清丈田亩。

    清丈田亩关系到国家赋税,这在张居正主政时有过一次的全国测量,当时翻出的隐匿田产十分巨大,这次,朱由校也抱有很大的希望,查出这些不缴税的田亩。

    清丈田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当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开科取士。全国各地的学子在正月刚过,就奔向京师参加会试,这次会试,朱由校决定亲自命题,于是传旨礼部尚书孙慎行,在会试当天进宫承题。

    朱由校的心里是纠结的,他想打破常规取消八股文,可又下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