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为不打扰盛会军他们捕鱼,我和继父单独划了一条手扳船去离鱼窝棚也就200米开外的一片水域下挂子去了。到了地方,继父一边抽着烟斗,一边用桨控制着小船;我负责向水里抖落着胶丝挂子。不大一会功夫我们就把挂子下完了。
不论挂鱼还是打鱼都是慢活儿,急不得。当我们下完挂子的时候都是下午4点多钟了。起挂子的时间定在明天早上7点。届时,各队把打到的鱼统一过秤,然后集中装到一两台车的大铁箱里直接送四方坨子冷冻库”。
返回渔窝棚的时候,各捕鱼队的人都陆陆续续回到鱼窝棚准备吃晚饭了。这时只有二队的吕大和吕二哥俩穿着水衩,一个拎着旋网、一个提着水梢想要打完最后两个“窝子”再回来吃晚饭。于是我赶紧跑过去看热闹,。等我跑到吕大跟前时,正好赶上他站在没膝盖的水里把轮圆的旋网照着喂好的“鱼窝子”就撒了过去。接着,见他先沾着水轻轻地抖了抖网纲绳就开始一倒一倒地往上拽网了。看得出他拽得挺吃力,从整个鱼网半出水面的时候已经能够看到网里有不少鱼在窜跳撞网。嚯!这网还真就打了不少鱼,看吕大那个拉网的感觉好像怎么也得有个七、八斤鱼吧!待吕二把吕大打上来的这网鱼一条条捡到水梢里后,只听他说了一句:“哥呀!别打了,够咱今晚吃了!”说罢,我们三人一起返回了“鱼窝棚”。
此时,高梁米干饭已焖熟了。“原汤炖原鱼”的锅已经烧得滚开。只见吕二把烧开的锅盖一掀,顺手就把半水梢的鲫鱼、鲶鱼倒进了锅里,随后又快速把锅盖扣上了,接着听到的便是鱼在锅里撞得锅盖一阵劈叭作响的声音……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炖鱼方法就是关东女真人的“原汤化原鱼”。意即“用养鱼之水炖所养之鱼”,不刮鳞、不豁膛、不加任何佐料,只加盐和辣椒煮熟即食的一种原生态烹饪方法。
大约10分钟后,鱼就炖好了。只见继父除我以外给每个自带搪瓷白缸的捕鱼人都倒了一点“老白干”,接着大伙每人分别从锅里各捞一条鱼,用筷子把鱼鳞一刮,肠肚往外一抠就开始美美地品吃起来。那是我今生唯一一次品吃关东女真人的“原汤化原鱼”。还别说,吃到嘴里的感受只有两个字“鲜”、“香”。这顿鱼歺从前到后我总共吃了6条鲫鱼2条鲶鱼,成极好吃了。直到最后盛到碗里的高粱米饭都没动一口。
额头泡的夜晚漆黑而又静谧。秋季的微风把泡沿的苇丛吹得沙沙作响。远远还能清晰地听到旷野上传来野狼此起彼伏的嚎叫声……但由于我们有多人挤睡在附近多个鱼窝棚里,故而大家没有一个人表现出怯懦惊恐的神态。
翌日7时,当大家一个个打着哈欠,抻着懒腰钻岀鱼窝棚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于是人们在吃过早饭后便分头按着自己的方式去捕鱼了。我跟继父也划着船朝昨日下过的三片挂子驶去。当小船行至昨日挂子的投放处时,却怎么都找不到浮在水面那一溜挂漂了。开始我跟继父还以为挂子是不是被别人给偷走了。直到划船用船桨在水里拉了两个来回后,最后总算找到了挂子。原来3片挂子是被挂到的大鱼给卷到水下面去了。待把挂子提出水面一看,嚯!好家伙!我们挂着大鱼了!拽到船上一数,总共挂了7、8斤沉的鲤子和胖头17条,把継父和我都乐蒙了。心想,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可真的有鱼吃喽!继我们起完挂子后,各捕鱼队也都带着令人喜上楣梢的收获回到了鱼窝棚。后经过秤、分类、装箱一估算,这第一波正好捕捞了666斤的吉利数。随后,我跟继父便随车返回了腰杭。打这以后,继父每两天都要随车去四方坨子送一趟鱼。直到上冻前,五个生产队共完成秋捕鲜鱼2万斤,平均毎个生产队4000斤,实现每队集体增收高达4000余元。其中仅腰杭二队的“秋捕”一项平均每家每户竟分得110元,远远超过种地所得收入。
两个月后,当1972年的元旦到来之时,腰杭大队各生产队开始全员出动前往“额头泡”开展了两个规模空前的“大会战”:
第一个“大会战”是用推刀“推割芦苇”。所谓“推刀”就像是水浒传鲁智森使用的“禅丈”似的刀刃在前,刀头约有1尺长,后背中央部位带有刀库并安有一根长约2米的推杆。这个“家什”是收割芦苇的最有效工具。只要在使用前把刀刃磨得锋利一些就行。你瞧吧,当5个人用5把推刀在冰上把4米来高的芦苇顺着风向朝一个方向连片推倒后,后边就是跟20人打捆都跟不上。就这么样也就10天光景整个腰杭大队就完成了所包芦苇片区的收割工作。为了让腰杭村民通过收割芦苇获得一些收益,县纤维厂对腰杭5个生产队实行了招聘“轮换工”制度。即纤维厂对所聘“农民轮换工”实行“工薪日记”制度,出一天工发一天工资,致使每家每户的生活情况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
第二个“大会战”是在“额头泡用拉网捕鱼和在冰下翻鱼”。按照我继父、张君书记与四方坨子劳改总队的书面约定,腰杭5个生产队同时启动了在太平泡水域深水区的“拉网捕鱼”和浅水区的“冰下翻鱼”大会战。
此时,冰面上的芦苇已用推刀像用推子剃头一样推得只剩下溜光锃亮的冰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冰层下窝着的一洼一洼游动的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各生产队都把主要人力投放到打“翻冰捞鱼”大会战上。打“翻冰捞鱼”会战最叫劲的“活儿”是穿冰和翻冰,其次是穿着水衩下到没过脚面水深的冰下“抄鱼”。整个过程看似有趣,但又特别特别的累。在我们腰杭分包的“太平泡”片区总共打了7天“翻冰抄鱼大会战”,共拣抄鲜鱼3万斤。待鱼一出水,几乎就被外地来拉鱼的车装车就拉走了。
在集中打完浅水区“翻冰抄鱼”会战后,大队张书记又从各小队抽人迅速启动了深水区域的“拉网捕鱼”。记得当年令人震撼的第一网一下就拉了2万斤优质鱼,且全被四方坨子劳改总队定走。在这一来一去的“礼尚往来”过程中,腰杭大队也充分发扬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精神,没有向用鱼单位拼命加价,只是少量加了一点劳务费而已。为此,四方坨子劳改总队还专门给腰杭大队送来了一面绣有“警民鱼水情谊重、同心协力渡灾年”的14字锦旗。这件事当年还一度成了白城地区人们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