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封在用着最简单的名词来解释经济的增长,以及明朝现在经济来源。
话语中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多描述准确的术语,但是道理却能让人一想就融会贯通,十分的好理解。
大概一刻钟后,李封讲解完了,然后来与秦义相见。
在书房中的十余个学生也十分恭敬的朝秦义行礼。
“这些人都是属下找到的一些好苗子,他们对数字十分的敏感,我打算将他们培养出来!”李封对秦义说道。
“很不错,这些少年都朝气蓬勃,是好苗子!”秦义赞道。
看到这些少年人,秦义心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
来到客厅,很快就有下人泡来了香茶。
“怎么样了?海外贸易的巨大蛋糕有没有吸引你?”秦义笑着问道。
李封有点兴奋:“海外贸易中蕴藏的财富,真的是太惊人了!如果运作得好,我大明依靠海贸所赚的钱,就能够真正的做到养百万兵而不费百姓一钱,而且有了这些钱财,我大明任何的顽疾都能迎刃而解!海贸就相当于一味神药,能活死人肉白骨,而我大明就是这病入膏肓的病人!”
秦义点了点头:“确实是如此!”
说起商业之事,李封的嘴根本停不下来,继续说道:“我大明自开国,一直采取的重农轻商的政策,甚至是抑商!让商业发展的得到了极大的阻碍,甚至对比宋朝,发生了倒退!
不只是商业被遏制,连工矿业都得到了遏制,这样的恶果到了嘉靖年就开始显现出来了,朝廷居然连铸钱的铜也没有了,只得熔化青铜器。
要知道在宋期间,经济已是高度发达,一年的铸钱量最高达五百万贯,而我大明至今两百七十余年年间的总铸钱量也仅一千万贯,可见宋代商业之繁荣,也可见明朝商业的大倒退!
属下觉得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扭转这个局势,重商轻农这种政策是万万不可取的,但重农轻商亦是不可取,我们现在唯有工农之间达到平衡,才能谋求出路!
商税是必须要调整的,根据属下的调查,太祖时期对于采矿业颁布的税率根据记载是‘诏县各处铁冶,令民得自采炼,而岁给课税,每三十分取其二’这个税率一直延续到今天。
而在盐税上,未纳入专营为二十取一,纳入专营后,则为十取一。
在茶税上,与盐引制一样他,同样采取茶引制,朝廷令商人到产地买茶,商人要缴清钱引才能运茶贩卖,没有茶引的,视为私茶,朝廷要抓捕告罪的。而朝廷规定对于茶税也只是每引茶一百斤,纳引钱两百文。税率低的吓人。
若是这样那也还好,定然是商业发达,可是朝廷法规对于商人条文规定实在太多,太祖皇帝太过于理想化,认为国家的根基在于土地,他却没有想到他的后世子孙恰恰是土地兼并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农税能收上来的越来越小,商税也也越来越少,于是摊加各种苛捐杂税,导致流贼四起,北都沦陷!
一国之经济能影响国运!可大明历代皇帝,都没有明白这个关键啊!可恨啊!”
说到最后,李封捶胸捣足,嚎啕大哭。
秦义赶忙安慰,李封哭了一阵,抹干了眼泪,继续哽咽道:“我本是小民,空有抱负在群山之间,幸得秦国公赏识,才有今日,以后定然为秦国公肝脑涂地,以死效忠!”
秦义呵呵笑道:“效忠的话无须再说,你的忠心我清楚的明白!我能将经济命脉交给你,是完全的信任你,你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去干,若是失败了也无妨,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再说,我们也失败的起,不是吗!”
“将军说的是。另外属下还注意到,江浙的仿制以及江西的陶瓷制造十分的发达,这些地方生产的货物,部分供应于国内,价格不算高昂,而出口国外,则是价格十分的昂贵,这其中的差价,全都被那些走私的海商赚取,若是我大明有自己的商船船队,每年两趟往返于海洋,从西洋南洋等地又托运香料回到大明,其中所赚钱财,一只船队往返交易,最少也是几百万的利益!”
“若是在收取海商税收,每年其中的利润何止百万!简直不敢想象!”
“想要我大明国库空空荡荡,空有财山而不知如何取,可悲可叹!”李封痛惜道。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