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步入仕途(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半个时辰后,崇祯又坐到了武英殿内,因为走了许多路,加上心情兴奋,额头上全是汗珠,眼睛也晶亮有神。

    他看着下面的文武,高声叫道:“众爱卿,我们终于找到打败皇太极的办法了。中兴社稷,在此一举。“

    皇上如此兴奋,众大臣当然都满口吾皇圣明,天佑我大明,灭大金之类的话。

    崇祯在这片恭维声中,有些飘然了。他平时极注重仪表,极力想表现自己威仪。但现在,他似乎暂忘了这一点,笑眯眯听着众大臣的奉承。

    突然,一个极不直协调的声音突然响起。

    “皇上,臣刚想了半天,是不是我们再找些火器匠人来,研究一下申甫的火器。“

    首辅韩僙突然站出来,他一脸但忧的说道。

    “不用研究了,朕和众爱卿亲眼所见,难道还不做数吗?申甫,止前听封。朕封你付总兵一职。从明天起,你给朕建出一只火器营来。”

    申甫喜出望外,连忙跪下谢恩。

    李鸿基大吃一惊,崇祯这么快就决定用申甫的火器了。他上一世走私军火,对火器十分了解,在刚才的试炮中,他看出申甫火器的致命伤,那就是,这些火器虽然看起来很好,但因炮身过于追求精巧,而当时又没有强度极大的钢,所以只须多打几次炮,炮身就会炸烈开来。而且,炮身转身虽零活,但有效射程并不太远,约二里左右,而五百米踱内,以满清骑兵的速度,这炮也只能发一炮,如果这种炮来打女真人,其结果可想而知。

    李鸿基再也忍不住了,他突然踏出一步,就要开口。突然旁边一股大力把他直拉了回去。曹化淳杀鸡抹脖的示意他不要说话。

    李鸿基急了,这曹化淳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上他讲话。

    他急得满头冒汗,虽然他不是明朝的官员,可是,他还是一个汉人,他潜意思里,是不希望大明朝不被异族放侵的。

    他又起上前,忽听韩僙身边一个人朗声叫道:“皇上,韩大人的话倒给我也提个醒。申甫的炮车虽然精确,可不知质量如何。万一质量不行,匆忙建造,后患无穷。”

    李鸿基的心正悬地半天空,这下扑通落实地了。还好,还有人高明,认识到这个问题。

    这说话的人,站在韩僙旁边,他四十多岁,白净面皮,国字脸,短胡须。精明干练。从他站的位置看应是次辅的位置,那么,他应该是钱龙锡了。

    宋献策曾说过,钱龙锡为人正派,和韩僙是一伙的。

    有此二人说来说话,看来事情有回旋余地。不至于让毛毛躁躁的小皇上就风就是雨的办成火器营了。

    李鸿基心中对韩钱二人好感大增。这二人太有才了。

    钱龙锡和韩僙二人连续站出来,使崇祯的热度降了下来。他有些后悔刚才自己一时兴奋就封了申甫的官,如果找来火器匠人真查出质量问题,自己可要被满朝文武耻笑了。想到这,他又有几分恼怒,这韩钱二人,为什么早不说出来这些,只等自己封官之后又说质量问题,这不是让自己难看吗。

    想到这,他脸色极端难看。

    众大臣谁也不再说话,只静静地等崇祯决断。但崇祯却迟迟没有说话。

    李鸿基又想上前,没想到曹化淳的手又拉了过来。

    恰在这时,黄道周站了出来:“皇上,依臣的想法,既然韩大人和钱大的担心质量问题,不如派一位大人前去观看,让申甫多射几炮,岂不一目了然。”

    黄道周的话赢得大家的赞同,众大臣纷纷点头。

    这时,一位官员排班越出:“皇上,臣愿出去查看申甫的火炮质量。”

    众大臣都吁了一声,这明明是不讨好的差事,这人怎么主动讨旨要查质量。

    趁大家都唏吁的时候,李鸿基偷问曹化淳:“此人是谁?”

    “赵光宗,御史。”曹化淳简短的回答。

    崇祯点头让赵光宗出去查看。大家且在这里等待。崇祯默然无语,众大臣都等着结果,大殿内一时十分冷清。在这冷清中,李鸿基常常听到没有节奉的敲击声。他偷眼看时,却是崇祯拿着一个玉狮子镇z纸焦燥地敲着龙书案。

    许多官员注意到崇祯的焦燥。一个年老官突然站了出来:“皇上,刚才议及火器营的事时,臣倒有一个担心,现在我们和辽东平稳无事,若我们突然建造火器营,女真人就会以为我们想攻打他们,此举必然激怒他们,若是他们率兵进攻,我们岂不危矣。”

    年老官员话一出口,马上有许多人不由自主的点头。李鸿基看到,这些人脸有着明显的恐惧。而这些惧战的人,至少在一半以上。他暗暗骂道:“他娘的这是什么论调,怕激怒女真人,干脆打开三海关放女真人就好了。”

    崇祯脸色变得得十分难看,满朝文武,如此胆怯,与他中兴的理想格格不入。他满以为凭自己天纵英才,

    登基只须二年,国家就会变弱为强,可谁知,登基二年,每天都在无奈和焦急中渡过。缺饷缺粮,百官又不肯尽心,他扫视着殿下这群大臣们,他们嘴里都嚷着忠君为国。可是,一到实际办事时候,又都没有实用得力的办法。真是可恨。

    老官员从崇祯难看的脸上,觉出自己这话说得不是地方,因此有些后悔。他不停地东张西望,希望有人能站出来替自己说二句。没想到大家都锯了葫芦嘴,谁也不开腔。

    毕自严这时叹口气,站出来说道:“皇上,辽东军饷尚且无着,若再建个火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