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走西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告别了塔院寺的老和尚,孙为民开始盘算要不要回北京,好不容易单独出来一次,又不用“盗斗”难得的清闲,干脆再往远转转,去西北探探“世道”听老爹说过,那里地广人稀,风土奇特,经常出一些奇闻怪事。自从上次遇睚眦旌幡以后,孙为民感觉到,自己在道行上最缺少的就是“见识”就拿那睚眦旌幡来说,要是自己能想到穷奇能克睚眦旌幡,也不会引出那么大乱子,更不会劳动蛇娘娘出来了。

    打定了主意的孙为民也没做什么停留,给“组织”拍了封电报,就踏上了“走西口”之路。

    从山西北上走不出一天,就到了内蒙境内,这也是当年很多人“走西口”的老路。“走西口”在山西延续了三百多年,从明末开始,也不知道有多少山西人,为了活命走上了这条路,时至今日内蒙的西部地区的山西人还是很多,所以去内蒙西部的时候总会发现,这里的人和山西人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比如都爱吃面食,爱喝陈醋。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当孙为民踏上内蒙地头的时候,依然还可以听到这民风纯朴的歌谣,从放羊老汉的口中唱出,那滋味,伴着黄土和荒野,让人觉得天地都在放大,真是,大漠苍茫沙自走,胡杨畔边觅无声。

    除了西北民谣,孙为民还很喜欢西北的窑洞,这种民间建筑很特别,依崖而凿,人居其内,到很逍遥,当然没有崖的地方,人们也有办法,那就是挖,这种窑洞也称做下沉式窑洞,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样子很是奇怪,再孙为民看来到很像是阴宅

    在内蒙也能见到窑洞这让孙为民吃惊,在他的印象里窑洞应该是陕北才有的,但既然在这里见到了,就不能放过,怎么也要看看再说。

    就这样,孙为民走进了一个小村庄,村子还不小,有上百户人家,主要是土坯房子为主,但也几处新起的砖房,在村的北边还有一排依崖式窑洞,看来有些年头了,显得破破烂烂的。孙为民也不顾及村里人异样的眼神,自己一个人走在村中的土路上,观察起窑洞来。

    就在他从西到东,快要把这排窑洞看完的时候,他感觉到这有点不对,尤其是最把东面的一个窑洞,怎么会是这样?孙为民心里惊恐,这可是怨气冲天啊!这么重的怨气孙为民从来没见过。

    既然是修道之人,撞上了自然不能不管,孙为民打定主意寻了过去,进去一看,满地蜂箱堆在院中,一男一女两人坐在一旁,像是在商量什么事,见有人进来便停下话,道“我们不卖蜂蜜了,今天就要搬走”

    孙为民一听明白了,原来是两个赶花期的养蜂人,养蜂这个活儿很辛苦,一年四季都是跑来跑去的,也没个定所,有时候更是长期露宿野外,可以说是苦命活儿。孙为民心想,看来这是要走,赶花期去,既然他们要走,这房子自然就要空下来,我正好问问。

    孙为民打算清楚了开口道“大哥误会了,我是想寻个住处,这窑谁家的?我想租下”

    孙为民这样一问,本没什么,但那两位养蜂的一听紧张的不得了,急道“兄弟你外来的吧?这窑住不得啊!”那男人说话的时候,那个女的竟然哭了起来,一把一把的抹起了眼泪。孙为民一看,心里想,你们也知道住不得啊?看那女人的样子,像是已经吃了这窑的亏了。

    孙为民想归想,但样子上还是装出奇怪状,问道“怎么了?”

    那男人这时候也是含着眼泪呢,摇头道“真住不得啊,我们悔死了啊”说完,人已经受不了了,蹲在地上双手捂头哭了起来,看样子很痛苦,那女人也是一样,哭的更厉害了。

    孙为民看到这情景,心里暗叹,看来又和上次起“踏财”一样,又晚来一步啊。

    事情还真如孙为民所料,他是来晚了,等他问清楚来龙去脉以后,才明白了。

    原来,这养蜂的是两口子,安徽人,夫妻俩带着七岁的姑娘来内蒙赶花期。

    三人到了此地,就开始寻住处,一看这窑无人,就想租下,结果到村里一问,说这窑无主儿。夫妻一听很是高兴,就开始拾道,准备住进来。但刚收拾起来,村里一个老头就着急跑了进来,骂道,你们不要命了!这窑住不得!我看你们活腻了!

    夫妻俩一听很不高兴,生气的问,为什么住不得,这窑不是无主儿吗?

    那老头看夫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