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好啊,原来你是打的这个主意,想把责任往我这里推。

    绍荃把嘴凑近话筒,简洁地道:

    "电话上三言两语讲不清。我们见面谈吧。"

    约定的地方是街口小花园,如果那儿不清静,就顺路往前走几十步,到个体咖啡馆角落里找个座位谈。

    绍荃"哼"了一声,把电话挂断了。

    转过脸来,在仿红木的日式沙发上坐下,绍荃才想起,没问问吴观潮,来的时候带不带吴永辉。

    看表,下午四点半钟。离与吴观潮约定的八点,还有三个半小时。

    塑料片百叶窗帘半翕着,室内的光线明暗适中。屋里的陈设井然有序。是的,一人呆在这偌大的房间里,她感觉寂寞,像昨天那样一下雨她还倍觉凄凉。可突然地,这间屋里要多出一个人来,一个十五岁的小伙子,绍荃会感到别扭、感到不习惯的。她一个人独来独往、自由自在地生活,过得惯了。

    程锦泉刚出国的那段日子,她是独善其身,过得很充实很有盼头的。除了上班,她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日语上,她学电视上的日语,还进了一所日语补习学校。她一门心思等待着丈夫的召唤,到日本去开开眼。她的英语本来就学得不错,再攻下日语关,到了日本不愁找不着一个活干。她清心寡欲,她埋头苦读。吴永辉若是在那时候来上海,她会高高兴兴收留他住上一段日子,在上海好好玩玩的。她甚至可能陪着儿子到处去转转。

    转变恰恰是程锦泉托回国的于碧莉给她捎来四条金项链开始的。

    于碧莉率直得惊人,她说她在日本干的活回来对一般人是说不出口的,不过对绍荃讲讲也无所谓,上海现在不也有卡拉ok嘛,她就在日本卡拉ok端端盘子,陪陪酒,给客人伴个舞。初干时不习惯,久而久之便也惯了。否则她一个没啥学问的姑娘,凭啥一小时赚二千日元。靠劳力去涮盘去打工,一小时赚上个七八百日元算多的了。她若也去干那种活,累垮了也不能像今天这样一身珠光宝气地回上海滩炫耀。她说她家在上海的条件可不敢同绍荃比,她家的住房差半平米就算上特困户了。一大家人父亲母亲大男大女的兄弟姐妹挤住在三层阁上。她还说已把一个弟弟弄去日本,她准备把对她羡慕得要死的妹妹也弄去。她并不美,小眼睛,瘦高个,只是像很多上海姑娘一样,肤色细腻白净,走起路来挺有弹性,整个形象让人感到秀气新颖。她还说如今混出头了,伴舞时她认识一位大她十几岁的三十五六的日本男人,个儿比她矮,丧偶后有一个孩子,她嫁了他。以后她每年都可以回一次上海来探亲。

    绍荃招待她吃晚餐,不知为啥她对碧莉的直爽坦率非常欣赏。这女人出身并非高贵,但她为程锦泉带四条项链来上海,诚心诚意送上门,光这点就让绍荃对她刮目相看。

    绍荃尽自己所能美美地招待了她一番,还喝了葡萄酒。于碧莉的酒量真大,一瓶葡萄酒,绍荃仅喝了一小杯,其余的她都干了。是见于碧莉酒后神情恍惚,还是想起了她说的上海住房条件差,当晚她留于碧莉在家歇宿。于碧莉微带醉意睡下之后,绍荃还温习了一遍当天学的日语。于碧莉素质这么差,还在日本混出了名堂,她对自己出国更有信心了。第二天清晨她一早起来,于碧莉还在酣睡,她一边为于碧莉准备早餐,在厨房里守着牛奶锅、咖啡壶,一边还不忘拿一本日语课本。

    两个女人相对喜吟吟地坐下喝牛奶咖啡吃法式小圆面包时,于碧莉若有所思地瞅着她,欲言又止地说:

    "昨天和你聊了半天,又亲眼见你怎么在打发日子,看得出你对程大哥一往情深"

    绍荃仰起脸来睁大一对眼睛瞅着她,这姑娘才二十多岁,目光倒挺厉害,绍荃为她对自己的了解而欣慰。这姑娘也会把同样的话对程锦泉说的。

    于碧莉笑了一下,呷一口牛奶咖啡,把一双秀气的小眼睛移向窗台,好似在欣赏那几支飘逸洒脱的菖兰。

    "不告诉你是罪过。刚才我醒来后一直在想,想得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

    "你是说"

    "程锦泉在那边已经与人同居。我告诉你不是责怪他,而是同情你。"于碧莉快言快语地道,"杨大姐,看你活得这么纯洁,这么清苦,我暗自忖度,值得吗?若是我,我会比你现实得多。是人嘛,何必强行抑制那种欲望"

    杨绍荃没有垂泪,没有惊讶和遭骗后的愤怒表情,她把一切埋藏在肚子里。她显得至少在表面上仍镇静如常,但她记不得于碧莉还说了些啥,于碧莉又是如何告辞的。

    她跌坐在日式沙发上木呆呆地过了一天。这是她第二回被倾心相爱的男人抛弃了。吴观潮抛弃她还有些预兆,她多少还看出些端倪,况且他们是两厢情愿地假戏真做,弄假成真,各自东西。初回上海时,他们还偷偷摸摸维持着事实上的夫妻关系,她是逐渐逐渐察觉吴观潮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漠苹的。而程锦泉这一手,却来得那么突然,那么出其不意。最可笑的是他已与人同居,还托于碧莉捎回金项链来,且竟是四条,足有五十几克。

    没几天后她接到程锦泉的来信,信还是一如既往写得情意绵绵,使劲嗅都嗅不出异味;隔开一两个月她又接到了程锦泉打来的长途,什么都和她聊,还说想她。

    杨绍荃终于想明白了,程锦泉虽和人同居却并没想甩了她,她还是他的妻子,他作为男人仅是寂寞难耐仅是逢场作戏。她装作啥都不知道,在信里在电话上都对他送来的项链表示十二万分的喜悦和欢欣,压根儿没露出责备他的话意。但她听进了于碧莉的话,既然程锦泉可以逢场作戏,她又何必苦守苦熬,她也可以有自己的情人自己临时的安慰。她不愿意再在走过的路上重复走一遍,离了婚再结婚。一个结三次婚的女人在中国一辈子都会有人说的。她只是不想再委屈了自己。

    像她这样风韵犹在脸貌俏丽白净得晃人的女子,不主动去找都会有男子找上门来,她只消羞涩地半推半就就可以了。

    她有了一位中意的情人,是个颇有造诣的摄影师,他的大名时常署在一些报刊发表的艺术照片下面的括号里,名字很好记:屈显亮。杨绍荃却觉得他即便没名字也无所谓,管他是a是c。这人不俗,也还尊重她,杨绍荃不答应,他不敢上门。而当她感到寂寞难耐时,一个电话他就会如约而至。关起门来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享受性的欢乐。而他离去以后,绍荃很快就把他忘了。她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随时能招他来,随时可以同他断。她从不主动地去打听有关他的一切,他的妻子或他的儿女,他愿说且让他说去。他问及时她只说丈夫在日本,她连程锦泉在国外有情人也不和他讲。她甚至告诉他,程锦泉最近一次打来国际长途说可能回一趟上海,言下之意是她若较长时间不同他幽会必有缘由。

    这样生活着她多少获得一些心灵上的平衡,至少在表

    面上她尚能自得其乐。如果程锦泉一时不能回归或她暂时去不了日本,她愿意这样过下去。

    她不想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干扰了悠闲自在的生活,不想放弃她的享受,不想有任何烦恼来扰乱她的情绪。

    往脖子上套一串精心选出来的项链准备去同吴观潮见面时,她已拿定了主意,不能让吴永辉住到这里来。他是她的儿子,可她在十年前已觉得他碍事把他送了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