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豪阳万里,大江东去,漠海苍苍,眼前尽是粼粼波光,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石隐站在船头之上,看着遥遥远去的另一艘官船,心中却无限的感慨。
大哥陪着瑶琴郡主回东海龙宫了,这是必然的,而自己则必须为了寻找蓝月,开始前往建康的旅程。
一笑,石隐只觉得自己多情起来了,但是无论如何的坦然,却掩饰不住眼神中的伤感,是啊,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想起和大哥相聚的短暂日子,颇有些感叹。
苏雅轩、齐静儿、薛宛铃和步妤宣都站在他的左右,风姿卓越,似仙翩翩。
看着他如此伤情的眼神,苏雅轩安慰道:“等我们找到月儿姐姐,便一起回安平郡。”
齐静儿跟着点头道:“是啊,石哥哥,等找到月儿姐姐,我们便一起回去。”
薛宛铃和步妤宣都没有说话,虽然二女一心系在石隐身上,但是对二人来说,实在不知道站在什么立场上表达什么,或许,不用表达着,大家心里已经明白了,毕竟那两双神情的眼睛早已经说明了一切。
石隐侧过头,看着四女,心中一阵感动,闭眼暗叹道:蓝月啊,蓝月,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千里江山如一线天,逐渐的消失在石隐的脑海中,剩下的便是那纠缠不清的情丝了。
东晋大兴二年-建康建康,东倚钟山,西距石头山,曾得诸葛武侯“龙盘虎距”之赞语。建康城在玄武湖南,南城墙距秦淮河约有五里,西城墙距长江也有相当的距离,加上靠着石头山,使得整个城市负山面江,西宁面既秦淮河入长江之口,形式极为险要。
当年孙权在此筑城,显然是作为江防要塞的,秦淮河上另有西州城,乃是扬州刺史的治所。它的东面有东府城,是宰相和扬州刺史的府弟所在。
东晋初年,建康城很荒落,其都城和宫殿都是在东吴建业后的苑城基础上扩建的。外城仍是土墙和竹篱门,宫城称为建康宫。
从地理上看,建康无论建造得多么坚固,它的安危存亡却是取决于上游的形势。王氏大族,王导、王敦堂弟兄两人,一内一外,辅助东晋皇帝司马睿,但是由此权利过大,也引起了司马睿的猜忌,他逐渐重用琅邪王府中的两个旧人,刁协为尚书令,刘隗为侍中。而王氏家族和帝王的关系暗中开始逐渐恶化。
建康本名为建业,为了避晋愍帝司马邺的讳而改名为建康。
经过数天的航行,建康城在众人的眼中逐渐的变得清晰起来,虽然没有长安城的辉煌与巨大,但是那种自然赋予的龙脉之在,仍使得建康城给人一种特有的震撼力。
当巨大的船停靠在建康城外的码头,码头边上早已排满了两列手持高大锦旗的黑衣男子,而锦旗上则是写着一个大大的“王”字。
王羲之领着众人才一下船,脚还未站稳,不远处传来一声豪爽大笑声:“逸少!”
但见一个长发披肩的黑衣青年人站在码头之上,浑然自有一股气势,王羲之哈哈大笑的跑下去,和他拥抱在一起。
苏雅轩对着众人解释道:“此人便是尚书令王导的兄弟王启之子王应。因为王导无子,便以他当成亲生儿子对待。”
众人都缓缓点头,心知此人的地位之重要,在王羲之的介绍下,王应英雄惜英雄似的紧握了握石隐的手。
王应笑道:“叔父早派人快马来信,并将城外的‘握玉山庄’清理出来,给侯爷和各位住下。”
王羲之拍着石隐的肩膀道:“好小子,你可真有福气,握玉山庄可不是普通地方啊。”
石隐拱手笑道:“都是世伯和王兄抬爱了。”
王应点头笑道:“侯爷和几未风尘而来,在下已经准备了快马轻轿,侯爷和各位就先前去,晚上在府中设有宴会,到时候在来接各位。”
石隐拱手道:“如此,本侯便先告辞了。”
不知是故意的安排还是无意的疏漏,轿子一共八台,薛宛玲、齐静儿、步妤宣、蓝老大、青老二、白老三、紫四妹各一台,待到起轿的时候,石隐才发现只剩下一顶轿子了。
看着苏雅轩,王羲之笑道:“雅轩妹妹,看来要委屈和石兄弟一顶了。”
王应呵呵拱手道:“招待不周,侯爷还请见谅啊。”
石隐亦不多说什么,只得拱手请苏雅轩上了轿,自己才坐了上去,和王应一行人告别之后,众人前往城外的握玉山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