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秀气的丹凤眼里掠过一抹精光。三个月前,邪火教尽起精兵,号称五万大军,以十倍的兵力,将一个小小的南陵城围得水泄不通。

    邓苍形派人在城外堆满腐士,掘开了祖龙江支流的堤防,溃堤的江水漫入南凌城周,登时将四野淹成一片沼泽泻地,邪火教的攻城梯、冲车、骑兵,甚至连他们擅长驱役的野兽部队全都受限于泥沼,于是攻城退化成最原始的“肉身与城墙”

    之战,南陵得以支持至今。自从“三律倾异”的神秘预言被公诸于世,中宸州的天候果如预言所示,变得越来越寒冷,春夏两季也逐渐缩短。

    十数年间,北境的冰雪线不断南移,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逼近祖龙江。邪火教兴于南方,对越冬作战的经验不如北方的天武军,如不撤退,冬天自会为天武军收拾掉这些南方蛮兵。

    “我这就去准备。”曲延庭扶刀一揖,匆匆掀帐而出。邓苍形叫住了他。““瓦鸺”那边有没有消息?”“两个时辰前回报过,山下没有动静。”

    “让他们改成半个时辰回报一次。传我的口令上山,请将军籙那厢准备撤离,莫要再拖延。如果那些个小牛鼻子还是不肯就范,便让“瓦鸺”

    一家伙绑了,通通带回来!”如果可以,说不定中郎早就这么做了。曲延庭微一抿唇,硬生生咬住一抹笑意。

    “知道了。”刀甲铿然,飞快退入风中,偌大的帐里,又只剩下一个人。邓苍形剔净烛花,在儿上展开一幅更大的地图,图里南陵不过是祖龙江畔的一个小点,距离最近的标注是稍北的“储胥城”再往南的图点全以朱笔涂覆,最底下写着大大的“邪火教”

    三字,字迹殷红如血。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东、北、西三方。四方的巨大色块将整张图分割成五个区域,中央柳黄色覆盖的范围最小,彷佛被四方压缩推挤,剩下标着“中京”字样的双环标点,以及祖龙江流域的储胥城等寥寥几处。

    原本在十二年前,中宸州全境都在天武王朝的统治之下,岂料一夕间皇脉中绝,天下大乱。代表中宸州无上智慧的“太一道府”派使者出图谶预言,指说“三律倾异,帝星应于四方”于是各地枭雄蜂起,人人都称“应天命者皇”循环争斗的结果,最后只留下四方势力,果真应了太一道府的预言。直到“那个人”

    出现。那人挟着魔、道两门的菁英支持,在中京为衰圮的天武王朝重立一帝,率领麾下英豪与四方开战,十几年间历经百余战,中京始终屹立不摇,天武王朝隐隐有复兴之势。

    只要那的披着雪白貂裘的身影出现战场,天武军便如战神加持,堪称战无不胜。当初笑称天武王朝伏家气数已尽的人,今日大半都不在了,而那人的名号却传遍中宸州各处角落,无人可撄。他们称呼他为“天劫”意指“上天降下的灾劫”与他对敌本就是世上最大的不幸。

    不过四方势力也非省油的灯,十二年前他们或许都自认天命所归,谁也没把中京照日山庄的劫姓小子放在眼里。十二年后,他们终于认“天劫”

    劫兆才是中宸州上最强大、最恐怖的无双之敌,为打倒他,也为了清空王座之前的终极障碍,现在他们不惜联手一战,以铲除中京的不败神话。

    如果情报属实,中京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四方联军,而邓苍形的任务就是死守南陵,像一枚箭镞牢牢插在南方街道的咽喉,令邪火教无以北上。

    邓苍形早就计划好了:掘开支流大堤,使用泥沼战术对付攻城器械。掌握江面航权,逼迫敌人到城下决战。

    万一南陵失守,就毁掉沿途的村镇城砦,必要时甚至不惜让储胥城付之一炬,贯彻坚壁清野的原则,抢先过江等邪火教,再发动半渡而击的奇袭战军师是对的。

    “腾云虎视”邓苍形的确是当世最精于守城、精于撤退的名将,能审时度势,因地制流,给他五千人也好,五万人也罢,除非天意做作,否则结果都是一样。

    邓苍形摊开右手五指,缓缓覆在鞣革地图上,长年暴露于风刀霜剑下的掌纹宛若镌刻,一如眼角鬓边的鱼尾纹。无论情况如何困顿,南境的形势始终都在他的掌握里,只有一处例外。

    邓苍形沉默地看着箕张的五指,在一片象征邪火教势力的朱砂笔中,一个三叠尖角被黄栌涂料反覆描绘,下方写着柳黄色的“九嶷山”三个小字。九嶷山,将军籙总坛。

    山道上,两点黑影不住起落,正施展轻功往山腰奔去。寒风呼号着往山下刮落,夹道的林树虽高,叶子却已凋黄,被风刃呼啦啦地梳下枝桠,一路狂卷落山。

    那两人头戴纶巾月牙冠,袍分玄白两色,云履飘带,显然是才受初真戒的年轻道士。其中一人手持断剑,额发散乱,唇边咬着一抹朱红。

    另外一个背着四尺的青布长囊,似是裹剑的剑衣,这人不唯神色较为老成,气息也比同伴绵长,起落之间,始终保持丈余领先。蓦地后方一阵窸窣,林间稀疏的树冠陡然摇动起来,彷佛有条看不见的巨蛇往复游窜,一路衔尾而至!

    “师兄!”手持断剑的少年道士忍不住回头,脚步骤缓。少年至多十六、七岁,唇上薄绒细密,还未转成粗硬的青髭,苍白的面孔被那双澄亮大眼一衬,模样更显幼弱。他呼喊间稍一迟疑,被称作“师兄”的青年道士又掠出七八尺,两人相隔三丈,脚步声几乎被风咆淹没。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