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最喜欢的是那些近海的地方,那些礁石众多的近海海域,最容易出产鲍鱼。
我去过的海港也不少了,但这种连绵不绝的近海礁石区域,我真的还没有见过,只是连绵几百米的近海礁石,出产的鲍鱼也不多,没有实际的生产意义。
根室周围也一样,就是在海港南面的地方,有那么三四百丈的礁石海域,每年能出产两三万只的鲍鱼,他们制作好后,被行脚商人用每个大干鲍鱼一枚银小判的价格收走,倒也成为了根室海港渔民们一个很大的收入。
我听着就顿时心里一动。
一只上好大干鲍鱼在堺町的那家青楼的价格,是五枚金小判,而这边的收购价格才一枚银小判,价格差达到了整整的五十倍!
如果我把这些大干鲍鱼收起来,往堺町和大阪一卖,起码也是几千两黄金的利润吧?
不过,几万只大干鲍鱼,才赚得几千两黄金,相比起我们的酒水、人参等山货,着实是有点少啊!
这也只是在大阪而已,大宋国和大辽国的繁华城市多了去了,他们的消费能力比起大阪这种小国的都市,好了不知道几百倍,说不定把大干鲍鱼运到那两个国家,利润会更高呢?
无论怎么说,两三万只大干鲍鱼,数量还是少了,分散到大宋和大辽的数十个繁华都市,也不过每个城市几百一千只而已,恐怕人家的酒楼,一天就能卖掉几百上千吧?
今天的太阳很热乎,航程劳累了的我们,晒着干燥而火热的阳光,是特别的舒服,似乎把在船上浸入身体的所有水气,都给蒸发了出去。
小薰和黛儿在船上闷了那么久,干脆就在村子里溜达起来,那边也派出几个女孩子跟着,虽然她们之间的共同话题很少,但在小丫头们给出了一些在堺町买的小东西后,双方的距离立刻就拉近了,不一会儿就跑到了远处去摘果子。
说话聊天之中,我还了解到,根室海港这边,大多是山地,可以耕种的地方不多,所以他们果然是一半靠打渔,一半靠制作干鲍鱼为生。
其中打渔是为了吃饱肚子,制作干鲍鱼是为了换取各种村子里需要的东西,比如铁锅、布料、盐巴等等生活用品。
我听得有些奇怪,就算是一枚银小判一个大干鲍鱼,一年下来也是两三百两黄金啊,这笔钱已经不算少了,怎么可能只买这点东西呢?
结果,一听他们买东西的价格,我就豁然开朗了。
一口两三斤重的铁锅五两黄金,一丈布五枚金小判,一斤盐巴一枚金小判
我们在堺町买的粗炼铁,是纯度比较高的那种,绝不是虾夷岛卖的非常粗糙的粗炼铁,也才一斤粗炼铁一两黄金而已,要按照他们的价格,这高纯度的粗炼铁,起码得卖五两黄金一斤。
我们买的布匹,价格换算下来,一丈才六个银小判,价格差又达到了仈jiu倍。
还有盐巴我们卖出去不过是每斤三十文,也就是三个银小判,到了这里就翻了三倍多。
如此高昂的价格,难怪两三百两黄金都买不到什么东西了。
聊着聊着,随着一股股的香气扑鼻而来,鲍鱼的烧制也就进入了尾声。
数十张桌子被摆放在了空地上,一盘盘的鲍鱼也被端到了桌上,旁边的大人小孩子们,全都眼巴巴的看着,口水直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