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吃到用艾草做的糍粑是在实习的时候。
那天是清明节,带教老师从家里带来一小袋青黑色的糍粑请我们吃。糍粑椭圆形,底下用一张柚子树叶托起来,馅心是芝麻白糖。咬一口,满嘴青草的清香,还夹着柚子叶的芳香,十分的美味可口。因问老师是用什么做的,老师告诉我是用艾草的嫩芽和糯米粉混在一起做成的。她的家乡有清明节做艾叶糍粑的习惯,据说这一天摘的艾草,可以驱寒避邪。
在我的家乡,每到春天,野外遍地都是艾草。我只知道家乡人用它驱寒气、治感冒及妇科病,药书上说它性温、味苦、有小毒。用它来做糍粑,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吃起来只有清香,没有半点的苦味。它的苦味是怎样去除的呢?可惜当时年轻,只顾着吃,并未去细想其中的缘由。
毕业后,常常想念那有特殊香气的糍粑——有艾草的清香已是美味,绝妙的是还有柚子叶的芳香。懊恼自己当时不向老师讨教,要不可以亲自做来尝尝了。
可巧我邻居的阿姨老家在柳州金秀,善做各式美味糍粑,我也因此而颇享了一些口福,有一次竟然惊奇地发现她也会做艾叶糍粑!当下大喜过望,遂向她请教。阿姨告诉我,做艾叶糍粑要在春天,要摘最鲜嫩的艾叶,洗干净之后,用沸水煮过,煮烂之后,再放清水漂洗过,捞起来和着糯米粉搓揉均匀,再捏成椭圆形,中间放上芝麻白糖或花生白糖馅,然后在底部用一张柚子树叶(其他带香味的果树叶也可以)或者裁剪好的芭蕉叶托起来,放锅里蒸熟就可以吃了。还有一点,煮艾叶的时候一定要煮烂,还要用清水漂洗过,做出来的糍粑才会没有苦味。如果要保持艾草原来的绿色,则要放一点小苏打粉。
阿姨娓娓而谈,我听得大为折服。原来貌似简单易做的糍粑,做起来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啊。
我决定自己试着做做看,一回生,二回熟,做的次数多了,一向笨手笨脚的我,居然也做得象模象样了。自此每年的春天我都要做上一次艾叶糍粑。开始是因为喜欢它清香甜美的味道,到后来成为习惯,却乃是喜欢上了采艾草、做糍粑的过程了。
艾草多生长于河滩上、田野边。每一次的野外采艾草,于我无疑是一次出门踏青的机会。南方的春天来得早,早春二月,野外已是一派生机盎然。春夜一夜细雨,泥土松软而湿润,刚抽出嫩叶的野草还挂着点点透亮的露珠,迎着朝阳,闪闪生辉;金灿灿的油菜花一畦一畦地在眼前铺陈开去,一只只长着白色翅膀的小蝴蝶在花间飞舞;耳边不时传来不知名的鸟儿清脆的鸣叫;空气濡湿而清新,夹杂着泥土、油菜花、野草的芳香。艾草混杂在草地之间,遍地都是,并不难找。采一片嫩芽,手心里就满是艾叶的清香。我常常采摘得忘了时间,每回都要把袋子装满了才肯罢手。
艾草采回来,择好、煮烂、漂洗过,准备好馅心、糯米粉,就可以开始做糍粑了。托起糍粑底部的果树叶有时不好找,我就结合奶奶做叶子粽的办法,改用粽叶来包裹。用一张粽叶托起底部,两边叶子再折回来,上面再加盖一小张粽叶,然后把两头多余的边叶反折下去。这样包出来的糍粑,中间略微隆起,两头稍低,形似一辆小汽车,别致而又可爱,还另有一宗好处,可以存放多天而不变质、不变味,吃的时候热一热就可以了。
忙碌半天,我的别致漂亮的小汽车出厂了!一只只散发着艾草清香和粽叶清香的糍粑端出来,邀上几个朋友和同事,一边品尝,一边听着他们的溢美之词,糍粑的香甜是一直的甜到我心里去了。
林清玄在他的新鲜的桂花茶里说:“有比桂花酱更好的,那是人的心情;也有比桂花茶更香的,那是人间的情谊。这世间,争名逐利的人很多,但能在身边事物(小如一朵桂花)中找到清欢的人也不少呀!”
是的,艾叶糍粑固然清香美味,但更重要的,是它带我的好心情,我愿意我就是那一个能在身边细小事物中找到清欢的人。